[实用新型]背光源的底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1538.8 | 申请日: | 201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1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赖文锋;徐平;李建军;季晓宇;余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嘉泰宏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1/00 | 分类号: | F21V21/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背光源底壳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LED背光源技术领域中,通常是通过胶框将导光板等一系列光学元器件固定于底壳,胶框的厚度较大,以此来提高整个结构的强度。
但是目前有些背光源需要有较大显示屏,因此胶框的厚度不能太厚,藉此,使得整个导光板的结构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当胶框挡板的厚度受限制时整个背光源的结构不稳定之不足提供的一种背光源的底壳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背光源的底壳结构,它包括底壳、LED灯条、软性线路板、反射片、导光板及胶框;所述反射片贴合于所述底壳的底部;所述LED灯条固定于所述底壳的一端;所述软性线路板与所述LED灯条电性连接;所述导光板平行设置于所述LED灯条前部;所述胶框套合于所述底壳的周边将导光板固定于所述底壳;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底壳包括一底板及设置于底板边部的一圈挡墙;所述挡墙为双层的挡墙。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所述双层的挡墙为铁片或钢片材料折叠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结构的背光源的底壳,其底壳的挡墙是双层的挡墙,该双层的挡墙由钢片或铁片材料折叠而成的,藉此,当显示屏的面积大时,使得胶框的厚度受到限制,此时,双层的挡墙弥补了胶框厚度小,强度不足的缺点,保证了背光源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面的剖视图。
图中:1、底板;2、胶框;3、挡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及图2所示,该背光源的底壳结构,它包括底壳、LED灯条、软性线路板、反射片、导光板及胶框2;所述反射片贴合于所述底壳的底部;所述LED灯条固定于所述底壳的一端;所述软性线路板与所述LED灯条电性连接;所述导光板平行设置于所述LED灯条前部;所述胶框2套合于所述底壳的周边将导光板固定于所述底壳;所述底壳包括一底板1及设置于底板1边部的一圈挡墙3;所述挡墙3为双层的挡墙3;所述双层的挡墙3为铁片或钢片材料折叠而成。
该结构的背光源的底壳,其底壳的挡墙3是双层的挡墙3,该双层的挡墙3由钢片或铁片材料折叠而成的,藉此,当显示屏的面积大时,使得胶框2的厚度受到限制,此时,双层的挡墙3弥补了胶框2厚度小,强度不足的缺点,保证了背光源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嘉泰宏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嘉泰宏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15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时控型多士炉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防漏光的LED背光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