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漏光的LED背光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1586.7 | 申请日: | 201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1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赖文锋;徐平;李建军;季晓宇;余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嘉泰宏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3/02;F21V17/1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光 led 背光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背光源中导光板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LED背光源中,通过一胶框套合于导光板,将导光板固定于底壳,为了防止导光板与胶框出现脱落的现象,通常在导光板的周边设置一凸起,与导光板对应的胶框的边部设置一凹槽,通过将导光板的凸起卡合于胶框的凹槽内将导光板固定于胶框,使得胶框不易脱落。
但是,上述结构的导光板安装结构,导光板上的凸起处将LED的光线传向了导光板正常导光之外的区域了,使得整个LED背光源的光线有参差不齐的感觉,光学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导光板的安装结构中将LED的光线传向了导光板正常导光之外的区域导致光学效果差之不足提供的一种LED背光源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防漏光的LED背光源结构,它包括底壳、LED灯条、软性线路板、反射片、导光板及胶框;所述反射片贴合于所述底壳的底部;所述LED灯条固定于所述底壳的一端;所述软性线路板与所述LED灯条电性连接;所述导光板平行设置于所述LED灯条前部;所述胶框套合于所述导光板的周边将导光板固定于所述底壳;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导光板的边部设置有内凹的卡槽,所述胶框与所述导光板的卡槽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凸起;所述胶框的凸起插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卡槽内将导光板固定于所述胶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结构的导光板,其导光板的边部设置有内凹的卡槽,胶框与导光板的卡槽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凸起,通过胶框的凸起卡合于导光板的卡槽,将导光板牢固固定于胶框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该结构的导光板安装结构,导光板在卡槽处的导光线路在导光板的正常导光区域之内,保证了背光源光线的整齐、匀称,使得背光源的光学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及胶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光板;2、胶框;11、卡槽;2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所示,该实用新型的LED背光源结构,它包括底壳、LED灯条、软性线路板、反射片、导光板1及胶框2;所述反射片贴合于所述底壳的底部;所述LED灯条固定于所述底壳的一端;所述软性线路板与所述LED灯条电性连接;所述导光板1平行设置于所述LED灯条前部;所述胶框2套合于所述导光板1的周边将导光板1固定于所述底壳;所述导光板1的边部设置有内凹的卡槽,所述胶框2与所述导光板1的卡槽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凸起;所述胶框2的凸起21插置于所述导光板1的卡槽11内将导光板1固定于所述胶框2。
该结构的导光板1,其导光板1的边部设置有内凹的卡槽,胶框2与导光板1的卡槽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凸起,通过胶框2的凸起卡合于导光板1的卡槽,将导光板1牢固固定于胶框2上。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该结构的导光板1安装结构,导光板1在卡槽处的导光线路在导光板1的正常导光区域之内,保证了背光源光线的整齐、匀称,使得背光源的光学效果更佳。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嘉泰宏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嘉泰宏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15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源的底壳结构
- 下一篇:增加风吹式面浆回收装置的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