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光健身圈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1597.5 | 申请日: | 201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9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周铭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铭熙 |
主分类号: | A63B19/02 | 分类号: | A63B19/02;F21V33/00;B44F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 健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健身圈。
背景技术
健身圈俗称呼啦圈,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欧美、澳日等国。练习者通过四肢或身体其他部位绕环运动,使呼拉圈绕身体旋转,进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由于其轻便美观,练习活动占地不大,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随时随地都能玩,而且趣味性强,形式生动活泼,既能培养练习者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又能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因而成为备受大家喜爱的运动项目。
随着人们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健身圈设计简单,在娱乐时缺乏趣味。因而有人就在圈体内设置发光灯体,以求在运动是产生发光效果;但是目前的发光健身圈只能通过调节灯光的颜色或是圈体本身的颜色来进行变化,但其视觉效果还是比较单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装饰效果丰富多彩的发光健身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光健身圈,包括圈体、电器控制件和发光灯体,所述圈体由一长管卷曲成圆环状,圈体的端头和端尾连接在电器控制件的两端,所述发光灯体分布于圈体内,并经导线与电器控制件内的电源连接,其特征在于:圈体外表面还贴有一层装饰膜。
较佳地,所述装饰膜为镭射膜。
较佳地,所述镭射膜是通过水洗印刷而得的、带有图案的镭射膜。
较佳地,所述镭射膜为设有镂空的镭射膜。
当然所述装饰膜也可以是为彩色膜、透明镂空膜、带图案的装饰膜等等。
其中,所述电器控制件包括圆弧形管状外壳、电源、控制器和开关,电源和控制器置于圆弧形管状外壳内,圆弧形管状外壳内的两端分别与圈体的两端连接。
较佳地,所述圆弧形管状外壳内还设有一个主灯。
所述圆弧形管状外壳内的两端分别与圈体的两端通过铆钉连接。
所述圆弧形管状外壳内的两端分别与圈体的两端插拔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圈体、电器控制件和发光灯体,圈体外表面粘贴有一层装饰膜,最好选用镭射装饰膜,该镭射装饰膜所使用的镭射材质经水洗印刷工艺处理过;本实用新型由于用的是镭射材质,材质上本身带有的银色或金色装饰点,使其即使只有外部光源或是自然光的时候,依然能强烈的吸引人们的视觉,银色或金色装饰点通过对外部光源的反射和折射,使得健身圈耀眼夺目;尤其是镭射材质再通过水洗印刷工艺,使其表面不但有银色或金色的金属光泽,而且水洗印刷出各种不同的图案,当在内部的容纳空间内装上灯后,打开内部光源,内部光源和外部光源的同时照射,镭射装饰层上的银色或金色装饰点以及图案交错地对光进行反射和折射,从而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使得本实用新型不但具有高贵华丽的静态视觉效果,而且具有丰富的、光影交融的动态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向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发光健身圈,包括圈体1、电器控制件2和发光灯体4,所述圈体由一长管卷曲成圆环状,圈体的端头和端尾连接在电器控制件2的两端,所述发光灯体4分布于圈体内,并经导线3与电器控制件2内的电源21连接,电源21上设有开关22;圈体外表面还贴有一层镭射装饰膜8,所述镭射膜8是通过水洗印刷而得的、带有图案的镭射膜(当然该装饰膜也可以是其他的彩色膜、透明镂空膜等等)。所述电器控制件2包括圆弧形管状外壳、电源21、控制器24和开关22,电源21置于圆弧形管状外壳内,圆弧形管状外壳内的两端分别与圈体的两端连接,圆弧形管状外壳内还设有一个主灯23,圆弧形管状外壳内的两端分别与圈体的两端通过铆钉连接;其中控制器24主要是用来控制发光灯体4的,可以控制其间断闪烁,或者是每个小灯体依次闪烁,用以增加灯光的动感。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铭熙,未经周铭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15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