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程机械的驾驶台及软管包覆体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1989.1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0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竹田一之;久留岛晓;中林大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钢建设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2F9/16 | 分类号: | E02F9/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机械 驾驶 软管 包覆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机械的驾驶台及设置于其上的软管包覆体(hose cover),所述驾驶台包括地板、设置在该地板上的驾驶席和设置在驾驶席侧面的控制箱(console box),所述软管包覆体用于覆盖与所述控制箱内的导阀(pilot valve)分别连接的多条软管的地板上方部分,该地板上方部分是该多条软管从所述地板到所述控制箱的部分。
背景技术
以液压挖掘机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
液压挖掘机一般包括履带式下部行走体、搭载于该下部行走体上的上部回转体和安装于该上部回转体的作业附属装置,并且,在所述上部回转体上设置有驾驶台。
图10和图11表示液压挖掘机的敞开式上部回转体,该敞开式上部回转体上设置有向外部敞露的驾驶台。该驾驶台包括地板F、设置于地板F上面的驾驶席1和设置于该驾驶席1左右两侧的控制箱2、3,各控制箱2、3设有包括操作杆4及由该操作杆4所操纵的导阀5的作业用操作装置。此外,所述地板F上设有位于所述驾驶席1前方的操作杆6和踏板7。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前后”、“左右”是指由就座于驾驶席1上的操作员所见的方向。
两侧的控制箱2、3中左侧的控制箱2由于面临液压挖掘机的上下口(entrance),因此,该控制箱2,特别是其操作杆4被设置成不妨碍操作员上下液压挖掘机的状态。具体而言,该控制箱2以图11中所示的转动支轴8为中心,能够在图11中实线所示的下降位置(即,操作员进行操作时的位置)和双点划线所示的上升位置(即,操作员上下液压挖掘机时的位置。该上升位置位于所述下降位置的上侧及后方,是扩大上下口的位置)之间转动,操作员在上下液压挖掘机时将该控制箱2设置在上升位置。
在所述驾驶席1的左前方设有门杆(gate lever)9,该门杆9如道口栏木机那样沿上下方向转动来开闭所述上下口。具体而言,该门杆9在作业时关闭上下口,而在操作员上下液压挖掘机时打开该上下口。该门杆9一般利用使该门杆9与左侧控制箱2联动的联动机构来与该控制箱2相连接,并与控制箱2的上升/下降联动地自动开闭。
该驾驶台还具有多条软管。各软管分别具有与左侧控制箱2内的导阀5连接的一端,以及与设置在离开所述导阀5的位置(例如,回转体右侧的机械室中的控制阀、泵及槽)连接的另一端。此外,地板F上设有软管导件11,该软管导件11呈将所述各软管从地板F的上方导向下方的筒状。
所述各软管通常其整体穿过从下方支撑驾驶席1的座椅架(seat stand)的内部或地板F的下方,从而在被隐蔽的状态下布设在所述导阀5和所述控制阀等之间,但如图所示那样在左侧控制箱2的下方没有座椅架的驾驶台上,各软管露出于控制箱2和地板F之间。因此,为了改善外观并防止软管破损时油液飞溅,覆盖所述各软管的位于导阀5与地板F之间的部分(即软管的地板上方部分10)为宜。
所述多条软管通常为六条软管,所述地板上方部分10通常也为六条,但为简化起见,图10和图11中仅示出两条。另外,虽然通常布设六条软管(包含地板上方部分10在内),但为了简化图示,图10和图11中仅示出两条软管。
以往,作为用于覆盖包含软管的液压配管的结构,已知的有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90589号(第一公知技术)、以及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实开平6-12557号(第二公知技术)。在第一公知技术中,半圆筒状的套管(casing)或蛇形折曲状的部件作为包覆材料覆盖软管。在第二公知技术中,四边形的布作为包覆材料卷绕在软管上,并用带式结合件(tape fastener)等保持圆筒状。但是,以上所示的公知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所述第一公知技术由于使用套管或蛇形折曲状部件作为包覆材料,成本相应较高。此外,利用所述包覆材料来覆盖所述地板上方部分10时,通常使该包覆材料具有较大内径,以便充分地覆盖该地板上方部分10,因此在机械振动时该包覆材料的内面和地板上方部分10间歇性地发生抵接,有可能会使该包覆材料或者该地板上方部分10产生损伤。特别是在采用图10、图11所示的可转动的控制箱2时,由于该控制箱2的转动使地板上方部分10发生屈伸,导致地板上方部分10与所述包覆材料的内面以强力相互摩擦,故发生所述损伤的可能性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钢建设机械株式会社,未经神钢建设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19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