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井套管自动放气自动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2055.X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0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龚淑霞;龚淑滨;何庆勇;王海凤;寇素萍;张华英;刘晓峰;魏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淑霞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王锡洪 |
地址: | 257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套管 自动 放气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高抽油机井动液面、提高井底压力、提高抽油泵充满系数和提高泵效的油井套管自动放气自动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一些高油气比的抽油机井,在实际生产中因套管压力过高造成抽油机井生产不正常,经常发生抽油泵供液不足、气锁、空抽泵效低,主要原因是套管压力越高,油套管环形空间的气越多、动液面越低,由于不能及时放套管气,就无动液面了,尾管底部全是气,压制地层的油不能到井底,使气进入尾管,引起固定阀打不开,造成抽油泵抽空。另外套管压力越高,会使进入井底的原油中的游离气不能进入油套管环形空间,只能随油进入尾管,使尾管内产生一段油一段气的段塞流,造成固定阀不能及时打开,打开后气就进入泵筒,当活塞下行时,造成游动阀不能及时打开,产生气锁,引起活塞下降速度突然加快,突然撞击泵筒内的油液面,产生冲量,因冲量比重量要大上百倍的压力会引起抽油杆断脱或油管脱扣,管柱漏失。因此降低套管压力,提高动液面高度是保证高油比的抽油机井的正常生产的关键。放套管气是唯一的措施。如果把套管气放入大气,会污染环境,浪费能源、且对地面集输产生能量损失,使集输管线回压增高,也会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是提供一种油井套管自动放气自动回收装置,克服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保证高油气比的抽油机井的正常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采油树、生产闸门、套管闸门、回压闸门、收气管、出油单流阀和收气单流阀,其特征在于在生产闸门与回压闸门之间的出油管线上设有一个防止集油管线内油气倒流的出油单流阀,在生产闸门与防止集油管线内油气倒流的单流阀之间的连接管上设有一根与套管闸门出口连接的收气管线,在收气管线上设有一个防止生产闸门出来的原油倒流到套管内的收气单流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利用防止集油管线内油气倒流的单流阀和利用抽油活塞下行时由于泵效低,油管内压力突然降低的规律,把套管气利用收气管收到油管内,再利用活塞上行时把气收到集油管线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 结构简单、能在线自动回收套管气;
2、 回收的套管气随采出油进入集油管线,能降低集油管线水力损失,降低回压,降低抽油机负荷,节约电能;
3、 可把套管压力降到远低于井口回压的压力,可使动液面很高,提高了抽油泵的充满系数和泵效,防止了抽油泵空抽、气锁现象发生,保证了高油气比的抽油井的正常生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采油树 2-生产闸门 3-出油单流阀 4-收气单流阀 5-回压闸门 6-收气管 7-套管闸门 8-集油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公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通过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采油树1、生产闸门2、套管闸门7、回压闸门5、收气管6、出油单流阀3和收气单流阀4,其特征在于在生产闸门与回压闸门之间的出油管线上设有一个防止集油管线内油气倒流的出油单流阀3,在生产闸门与防止集油管线内油气倒流的单流阀之间的连接管上设有一根与套管闸门出口连接的收气管线6,在收气管线上设有一个防止生产闸门出来的原油倒流到套管内的收气单流阀4。
在抽油井实际生产中,抽油泵的泵效一般都40%-70%之间,高油气比的抽油井的泵效就更低,如果生产闸门出口不安装单流阀,集油管线的油返回到油管补充这个亏空,如果集油管线的油在出油单流阀3的作用下就返不回油管,在活塞下行时油管内就形成低压区,这时套管内的气经套管闸门7收气管6和收气单流阀4,通过生产闸门2进入油管,再经活塞上行时把气随油回收到集油管,通过在线自动回收套管气,能把套管压力降的很低,动液面提的很高,保证了高油气比的抽油井的正常生产,防止了抽空、气锁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泵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淑霞,未经龚淑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20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塔架式抽油机驱动机构
- 下一篇:复合平衡式长冲程抽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