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庭无线抄水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2442.3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4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朱恒军;于泓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00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庭 无线 水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通信和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涉及水表抄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庭无线抄水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水电系统在体制结构、思想观念、运营管理、技术进步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更加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行各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用水需求量也不断增大,更加需要加强对供水系统和用水的户用水量的监测与管理,提高水力部门的经济效益。但是,传统的用水户用水抄表方式,是由抄表员挨家挨户地对用户的水表进行抄表,读取用户水表读数,并记录在笔记本,然后统一输入到电脑管理系统进行计费,这样不但耗时、费力,容易出现人为错误。近年来,虽然出现了红外接收等无线抄水表方式,使抄水表工作比较方便,但仍然需要由供水公司派出抄表员接近用户水表,仍然无法及时、实时地统计、处理用水数据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抄水表方式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家庭无线抄水表系统,实现远距离对用户水表进行抄表和用户用水的管理,它不需要抄表员挨家挨户地对用户的水表进行抄表,可以在第一时间检测用户水表用水量等数据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家庭无线抄水表系统,包括一个以上的数字式水表,还包括抄表中心,所述抄表中心与数字式水表无线网络连接或通过数据线连接。
所述各个数字式水表均通过数据线对应连接有无线收发一体模块A,所述抄表中心通过数据线连接有无线收发一体模块B,所述各个无线收发一体模块A均分别与无线收发一体模块B通过无线网络连接;
所述抄表中心包括主控模块、LCD液晶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
所述主控模块主要由控制芯片AT89C51构成,控制芯片AT89C51为一种集成芯片,该控制芯片AT89C51能控制无线收发一体模块B通过无线网络发出控制信号,并控制各个无线收发一体模块A自动监控相对应的数字式水表的数据信息,无线收发一体模块A通过无线网络将检测到的数据信息传输、存储至抄表中心的主控模块中;
所述LCD液晶显示模块能及时显示抄表中心中存储至主控模块中的各个数字式水表的数据信息;
所述电源模块为无线收发一体模块B、主控模块和LCD液晶显示模块供电。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数字式水表,并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或数据线连接的方式对用水户的数字水表实现实时的水表信息监控,由于抄水表系统采用双向的数据通讯方式,用水户可以通过数字水表查看用水信息及其水费情况,供水部门可以在抄表中心中远距离的进行抄表核算,并将核算结果反馈至用户的数字式水表中,同时可以帮助供水部门为用水户提供人性化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2)本实用新型结合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用户抄水表现场的实际情况,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安全可靠、适用性强和免维护等特点,其用户的用水数据具有可靠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有效地解决了抄表员手工抄表的麻烦,实行计算机自动抄表、提高用水管理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框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数字式水表,2-抄表中心,3-主控模块,4-无线收发一体模块A,5-无线收发一体模块B,6-LCD液晶显示模块,7-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家庭无线抄水表系统,包括一个以上的数字式水表1,还包括抄表中心2,所述抄表中心2与数字式水表1无线网络连接或通过数据线连接。
各个数字式水表1均通过数据线对应连接有无线收发一体模块A 4,抄表中心2通过数据线连接有无线收发一体模块B 5,所述各个无线收发一体模块A 4均分别与无线收发一体模块B 5通过无线网络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大学,未经齐齐哈尔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24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