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合金固溶烧砂立式加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3423.2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9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飞;周斌;张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门航特有色金属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00 | 分类号: | C21D1/00;C22F1/04;F27D7/04;F27D1/00;F27D1/18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 代理人: | 董联生 |
地址: | 44812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固溶烧砂 立式 加热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热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固溶烧砂立式加热炉。
背景技术
目前,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用于铝合金固溶的立式炉主要是由支架、炉体、保温炉墙、加热元件、单速电机、离心风叶、导风筒、料筐和炉门组成。炉体、保温炉墙等安装在支架上,保温炉墙与导风筒形成风道,料筐工作时在导风筒中,加热元件安装在保温炉墙侧墙内壁上的风道中,单速电机安装在炉体上带动风道中的离心风叶,离心风叶工作时将导风筒中的空气吸入并加压压向侧壁风道中,加压的空气经过风道中的加热元件加热并向下从导风筒的底部进入导风筒中加热料筐中的工件后再进入离心风叶中形成热空气循环。其不足之处,此类加热炉对被加热工件表面洁净度有一定的要求,不能烧砂,因为烧砂时从砂芯上脱落的散砂使保温炉墙和离心风叶等部件受侵损,致使加热炉失效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现有铝合金固溶立式加热炉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铝合金固溶烧砂立式加热炉。
本实用新型由支架、炉体、保温炉墙、加热元件、双速电机、离心风叶、保温炉墙金属防护板、导风筒、料筐、炉门、炉门集砂斗和炉门集砂斗门组成,炉体安装在支架上,炉体安装有保温炉墙,炉体和保温炉墙上设有相对应的双速电机输出轴孔,双速电机安装在炉体上,且双速电机输出轴位于输出轴孔内,离心风叶安装在双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加热元件安装在保温炉墙壁上,保温炉墙金属防护板安装在保温炉墙壁上,且与离心风叶位于同一水平面,导风筒安装在炉体的炉腔内,且位于离心风叶下方,料筐安装在炉体的炉腔内,炉门安装在炉体底部,位于炉体的出砂口处,炉门上设有炉门集砂斗,炉门集砂斗底部设有炉门集砂斗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固溶烧砂时对炉内风道中流动的散砂采取以下技术防护保温炉墙和离心风叶等部件不受侵损,采用双速电机,散砂多时电机低速运行减小散砂对炉的损伤。炉门增加了集砂斗,定时将积砂排出炉外,进一步减小散砂对炉的损伤。在离心风叶水平方向的保温炉墙的侧墙表面上,增加了一层金属防护板保护保温炉墙不受风砂的侵损。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支架1、炉体2、保温炉墙3、加热元件4、双速电机5、离心风叶6、保温炉墙金属防护板7、导风筒8、料筐9、炉门10、炉门集砂斗11和炉门集砂斗门12组成,炉体2安装在支架1上,炉体2安装有保温炉墙3,炉体2和保温炉墙3上设有相对应的双速电机5输出轴孔,双速电机5安装在炉体2上,且双速电机5输出轴位于输出轴孔内,离心风叶6安装在双速电机5的输出轴上,加热元件4安装在保温炉墙3壁上,保温炉墙金属防护板7安装在保温炉墙3壁上,且与离心风叶6位于同一水平面,导风筒8安装在炉体2的炉腔内,且位于离心风叶6下方,料筐9安装在炉体2的炉腔内,炉门10安装在炉体2底部,位于炉体2的出砂口处,炉门10上设有炉门集砂斗11,炉门集砂斗11底部设有炉门集砂斗门12。
工作方式:采用15KW双速电机,带动离心风叶。保温炉墙的侧墙表面上,用6毫米厚的不锈耐热钢板保护保温炉墙。炉门加装左、右半月形的集砂斗,集砂斗下部位安装砂斗门方便及时淸砂。在固溶处理加热升温时,工件上的砂芯不会马上脱落,炉内无砂,此时双速电机高速带动离心风叶工作,在固溶处理加热保温时,工件温度逐渐升高,工件上的砂芯粘结剂受高温逐渐失效脱落成散砂,炉内散砂逐渐增多,双速电机采用低速带动离心风叶工作,使一部分颗粒大较重的散砂不带入风道中运行,同时减弱风力,使散砂对炉墙的侵损减弱,同时在炉墙受损最严重的部位(离心风叶的水平方向炉墙)上的不锈耐热钢防护板,可以保护保温炉墙不受高速气流中散砂的侵害,炉门集砂斗将大部份散砂集中到集砂斗中,最大程度地减少散砂在风道中运动的数量,减小散砂对炉的侵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门航特有色金属铸造有限公司,未经荆门航特有色金属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34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