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压力指示作用的套管针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3687.8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6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哲;张东伟;彭宇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永哲;张东伟;彭宇晓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3400 河南省唐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压力 指示 作用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压力指示作用的套管针。
背景技术
在医疗操作过程中,经常要对患者进行静脉或动脉穿刺置管。现有的深静脉穿刺置管装置是配有由注射管、管蕊及管接头构成的注射器。这种类型的注射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注射者的技术,穿刺成功率有时比较低。
目前的动脉和静脉穿刺套管针针尾是半开放的小帽,而且没有专门的适合动脉穿刺的针。当进行深静脉穿刺时目前穿刺装置不能可靠的判断是否穿到的是静脉,有时靠血液颜色和回流时的压力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如果判断错误会给患者造成损伤。如果是低体重小儿,肝素化的情况下。后果会很严重,造成血肿,血气胸等。肥胖和小儿病人的血管比较深不容易穿刺。普通套管针见回血舞管成功率低,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损伤。动脉穿刺置管时普通套管制不能判断是否穿到的是动脉,置管成功率低,动脉压力大出血多对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安全造成威胁。血液流出会造成污染。在小儿体外循环手术等动脉穿刺困难时,穿刺时间长,反复穿刺会进步增加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具有压力指示作用的套管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具有压力指示作用的套管针包括套管针针芯,在套管针针芯的外部设置有一个外套管;其中外套管上 设置有一个固定装置以及一个含气体的密封装置,在所述密封装置内设置有一个活塞,将气体密封起来。
所述套管针针芯与密封装置联通。
在密封装置上,用不同的彩色标注出不同的区域,分别对应静脉区域和动脉区域,靠近套管针针芯的一侧标识为静脉区域,远离套管针针芯的一侧标识为动脉区域。当套管针针芯进入静脉血管后,静脉血流回流入密封装置内,推动活塞运动,由于活塞密封了一定的气体,
当活塞两侧的压强达到平衡时,活塞便会停止运动。指示在静脉区域,此时注射者可以明显直观的观测到活塞的位置,判断套管针针芯进入的确实是静脉血管.从而进行穿刺置管。当套管针针芯进入动脉血管后,动脉血流回流入密封装置内,推动活塞运动,由于动脉内的血压要略高,而且有脉搏的跳动,因此活塞会向动脉区域移动,而且随着动脉血液压力的波动,活塞也随之产生左右波动,此时说明套管针针芯已经顺利的进入动脉血管,从而进行穿刺置管;如果活塞不波动,说明穿刺的血管不是动脉血管,此时可以及时的采取措施,避免病人的痛苦。外套管是作为血管内留置用的和目前应用贝朗的基本一样,外套管固定装置可以方便的用护皮膜或丝线固定。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对困难穿刺和动脉穿刺,特别是动脉穿刺尤其适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穿刺成功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穿刺入静脉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穿刺入动脉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套管针针芯,2.外套管,3.固定装置,4.活塞,5.密封装置,6.静脉指示区,7.动脉指示区。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一种具有压力指示作用的套管针,包括套管针针芯1,在套管针针芯1的外部设置有一个外套管2;其中外套管2上设置有一个固定装置3以及一个含气体的密封装置5;在所述密封装置5内设置有一个活塞4,将气体密封起来;套管针针芯1与密封装置5联通;固定装置3设计为半球状。
在密封装置5上,用不同的彩色标注出不同的区域,分别对应静脉指示区6和动脉区7,靠近套管针针芯1的一侧标识为静脉指示区6,远离套管针针芯1的一侧标识为动脉指示区7。
如图2所述,当套管针针芯1进入静脉血管后,静脉血流回流入密封装置5内,推动活塞4运动,由于活塞4密封了一定的气体,当活塞4两侧的压强达到平衡时,活塞4便会停止运动.指示在静脉指示区6,此时注射者可以明显直观的观测到活塞4的位置,判断套管针针芯1进入的确实是静脉血管,从而进行穿刺置管。
如图3所述。当套管针针芯1进入动脉血管后,动脉血流回流入密封装置5内,推动活塞4运动,由于动脉内的血压要略高,而且有脉搏的跳动,因此活塞4会向动脉区域7移动.而且随着动脉血液压力的波动,活塞4也随之产生左右波动,此时说明套管针针芯1已经顺利的进入动脉血管,从而进行穿刺置管;如果活塞4不波动,说明穿刺的血管不是动脉血管,此时可以及时的采取措施,避免病人的痛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永哲;张东伟;彭宇晓,未经王永哲;张东伟;彭宇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36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拖网渔船拖力平衡装置
- 下一篇:嵌入式外置鱼缸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