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压锥阀调压阀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4277.5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7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姜亚平;袁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石特阀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20 | 分类号: | F16K17/20;F16K47/02;C21B7/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张杰 |
地址: | 05216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压阀组,尤其是一种控制炼铁高炉炉顶煤气压力,可将高炉炉顶压力控制在炼铁工艺要求范围内的调压锥阀调压阀组设备。
背景技术
调压阀组是控制炼铁高炉炉顶煤气压力的调压设备,只有将高炉炉顶的压力控制在炼铁工艺要求范围内,才能保证高炉炼铁正常、高效率生产。随着国内高炉炼铁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炉容积越来越大,要求炉顶压力越来越高,而且炼铁除尘技术由湿法除尘改为干法除尘,使调压阀组内煤气流动速度加快,产生大量湍流、紊流,最终表现为管道系统的共振、噪声、调压阀组内壁的快速磨损。
如图1和图2所示,通常的蝶阀调压阀组由前法兰1a、前导向管2a、蝶阀3a、后导向管4a和后法兰5a组成,蝶阀3a的数量通常为4件,通过法兰连接型式分别与前导向管2a和后导向管4a连接,蝶阀3a的蝶板7a和阀杆8a连接在一起,当驱动装置驱动阀杆8a转动时,带动蝶板7a在阀体6a内回转实现蝶阀3a的启闭动作。通过调节蝶板7a的启闭角度改变煤气流量,从而控制高炉炉顶压力。当煤气流过蝶板7a时,气流被蝶板7a强行分割为两股高速气流,阀体6a内壁被粉尘气流快速冲刷,并形成强大湍流,管道发生剧烈振动,从而产生强噪声。以2500m3容积的高炉为例,在实际生产中蝶阀调压阀组附近管道系统共振幅度可达40-50mm,炼铁高炉运行几百小时后蝶阀调压阀组附近管道出现裂纹,如果继续长时间工作其附近管道就会泄漏煤气而导致高炉被迫停产。煤气的湍流带着细小粉尘微粒快速冲刷阀体内壁、阀座,在3-6个月将阀体磨穿,从而导致煤气泄漏、高炉停产,泄漏的煤气对人身安全带来危害,强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所以,采用该传统的蝶阀调压阀组作为调压设备,气流对阀体内壁的快速冲刷、管道剧烈振动以及强噪声是无法避免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调压锥阀调压阀组,其具有能够减小管道共振、降低噪声、减小对阀体内壁冲刷等技术优点,改善环境,大大延长调压阀组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压锥阀调压阀组,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管、前导向管、调压锥阀、锥筒形状的后导向锥管、后管,其中在前管上连接至少两个前导向管,并且所述前导向管沿前管管道中心等距离圆周均布,每个前导向管的另一端法兰连接有一个调压锥阀,每个调压锥阀的另一端法兰连接有一个后导向锥管,所述的各后导向锥管连接在后管上并沿后管管道中心等距离圆周均布;所述调压锥阀包括壳体、导向筒、阀瓣、阀杆及阀座,导向筒设置在壳体内,导向筒与壳体由均布的筋板连接,阀瓣套设在导向筒内,阀瓣上装有密封圈,阀杆连接在阀瓣上,壳体内靠近出口部设有导流板,导流板上装有阀座,在阀瓣与阀座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密封面;位于壳体进口处的导向筒一端装有锥形端盖,锥形端盖上设有填料函,填料函内装有填料、轴套,阀杆穿过填料函;在锥形端盖上固定有支架,支架支撑传动轴,摇杆与传动轴连接,摇杆与连杆连接,连杆与阀杆连接,传动轴由驱动装置驱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后导向锥管其锥筒的锥度为3-6°,锥筒的长度为锥筒小端公称直径的5-8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压锥阀调压阀组其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从调压阀组内部影响气体流动的结构入手,通过改变流体通道结构以减小高速气流产生湍流、紊流,降低振动和噪声,从而解决由振动及冲刷导致调压阀组和管道系统破坏的问题。
通过调压锥阀内阀瓣的前后移动,改变阀瓣与阀座之间气流流通面积以达到调压目的。在调压过程中由于高速气流通过调压锥阀时以圆环流束沿圆周平滑均匀流动,故有效减小了湍流、低频振动和强噪声的产生,减小气流对阀体的直接冲刷磨损,改善了环境,大大延长了调压阀组的使用寿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蝶阀调压阀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调压锥阀调压阀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调压锥阀在开启状态时气流状态示意图;
图1和图2中:1a. 前法兰;2a.前导向管;3a.蝶阀;4a.后导向管;5a.后法兰;6a.阀体;7a.蝶板;8a.阀杆;
图3中:1.前管;2.前导向管;3.调压锥阀;4.后导向锥管;5.后管;24.驱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石特阀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石家庄石特阀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42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X射线透视摄影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吊具镜头自动跟踪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