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油钻井平台管桥设备的限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4756.7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48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舒富君;付伟;张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凯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08 | 分类号: | E21B19/08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宋妍丽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油 钻井平台 设备 限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石油钻井平台管桥设备的限位机构,其机构原理也可适用于其它需单向限位的设备。
背景技术
石油钻井平台管桥设备广泛用于北美和中东各油田,国内尝无首例,其功能是将油田管件(或杆件)从地面举升到4~8m不同高度的石油钻井平台,通过送管机构将钻管送到井口中。同样,此设备也能将油田管件(或杆件)从4~8m不同高度的油田钻井平台手动送回地面。设备仅由一名操作人员操作,最大送管质量约1.723t,最大送管长度约10m,最大送管直径为φ340mm。为实现石油钻井平台管桥设备能适应不同直径管件(杆件)的输送及送管工作的高效、准确、有序和安全,在管桥设备上需配备限位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要求,提供一种能对管件(杆件)单向限位,适应不同直径管件(杆件)的输送,且送管工作高效、准确、有序、安全的石油钻井平台管桥设备的限位机构。
所述石油钻井平台管桥设备的限位机构,由底座和限位装置组成,所述底座包括右侧板、挡板、左侧板、底板和筋板,其中右侧板、挡板、左侧板、底板焊接固定构成围腔,筋板焊接固定于底板下;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座、限位板、限位销、扭簧、卡销和盖板,限位座设有两挡板,限位板通过限位销、扭簧、卡销活动连接于限位座两挡板之间,盖板连接于限位座与卡销相对的另一挡板外侧。
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为对称件,其围腔内相对的侧面均开有对称的对应不同管径的限位槽。
所述底板内开有与左右侧板限位槽数量对应的排污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适应不同直径管件(杆件),确保石油钻井平台管桥设备工作高效、准确、有序、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石油钻井平台管桥设备的限位机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石油钻井平台管桥设备的限位机构爆炸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座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限位装置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限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右侧板、2-挡板、3-左侧板、4-底板、5-筋板、6-限位座、7-限位板、8-限位销、9-扭簧、10-卡销、11-盖板、12-沉头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石油钻井平台管桥设备的限位机构由底座和限位装置组成,其中底座由右侧板1、挡板2、左侧板3和底板4焊接固定,组成框架围腔,筋板5为二件,对称固定于底板4下,其作用是对限位机构底座进行加强和支撑,右侧板1与左侧板3为左右对称件,左右侧板的围腔内侧对应面均开有五个限位槽,各相应限位槽需对齐限位槽的上平面槽口处倒角,以便导向,同时限位槽的上平面槽口处刻有管件直径标记,如图3所示,标记内容为其限位槽所对应的管件直径范围;底板4内开有有左右侧板限位槽对应的五个排污口,排污口周边倒角,以便排除沙粒或污物,避免限位机构堵塞。
所述限位装置由限位座6、限位板7、限位销8、扭簧9、卡销10和盖板11组成,限位座6设有两挡板,限位板7设有上下两个圆孔,下端的圆孔通过限位销8、扭簧9和卡销10将限位板7活动连接于限位座6两挡板之间,卡销10通过沉头螺钉12固定在对应的一挡板外侧,盖板11用沉头螺钉固定在与卡销10相对的另一限位座挡板外侧,使用时根据需运送管径的大小,将所述限位装置放入与不同管径对应的底座限位槽内。
另外限位座6底部设有棱边倒角,以便安装及换位导向,同时其右侧挡板销孔外端面沿圆周方向均布螺纹孔,用于对扭簧9连接时预紧力的调整。
限位装置其余各件的作用是:限位板7下端圆孔为回转中心,上端圆孔便于换位操作;限位销8外圆柱面为限位板7支撑面,内圆孔用于扭簧9与卡销10的安装;扭簧9用于限位板7复位,其嵌套于限位销8与卡销10间隙内,头部卡于限位板7挡板外侧面,尾部卡于卡销10卡槽内;卡销10用于对扭簧9预紧力的调整;盖板11用于扭簧9限位及导向。
本实用新型限位机构应用时,一般是两两对称布置于石油钻井平台管桥设备左右两侧,共四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凯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航天凯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47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玩具弹性系绳的长度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雨水高效处理回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