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压成型的密封活塞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4885.6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6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可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可武 |
主分类号: | B21D26/045 | 分类号: | B21D26/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液压 成型 密封 活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的液压成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液压成型的密封活塞。
背景技术
在金属的液压成型工艺过程中,例如管的成型过程中,需要采用密封件对管的端面进行密封。参考图1a-1c,是现有技术液压成型中采用的密封件1密封的示意图。管状零件2设置在上模3和下模4之间。该密封件1设置在管状零件2的两端进行密封。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密封件1的端部为锥形。这就造成密封效果比较差。另外,由于锥面对管内壁的作用力,使其外壁与模具之间的摩擦力很大,管的端部难以轴向移动,因此材料补偿困难。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液压成型的密封活塞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液压成型的密封活塞,所述密封活塞的端部设置为台阶状。
较佳地,所述密封活塞的端部设置有三个台阶。
较佳地,所述每个台阶的高度在0-2厘米之间。
较佳地,所述每个台阶的高度在为1.5厘米。
较佳地,相邻两个所述台阶之间的半径差在0.5-1厘米之间。
较佳地,相邻两个所述台阶之间的半径差为0.55厘米。
较佳地,邻两个所述台阶之间的半径差为0.75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液压成型的密封活塞,由于密封活塞采用了台阶形设计,每一个台阶很小,台阶与管径差值也很小,在轴向推力作用下,对管内壁产生切削,由于切削面与活塞尺寸完全一致,从而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另外,由于没有管内壁向外的作用力,因此管端轴向移动很顺畅,便于管子在成形过程中材料的补偿。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图1a-1c是现有技术液压成型中采用的密封件密封示意图;
图2a-2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液压成型的密封活塞密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详细描述。
参考图2a-2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液压成型的密封活塞10密封的示意图。管状零件20设置在上模30和下模40之间。该密封活塞10设置在管状零件20的两端进行密封。该密封活塞10的端部设置为台阶状。较佳地,密封活塞10的端部设置有三个台阶。每个台阶的高度在0-2厘米之间,较佳地为1.5厘米。相邻两个台阶之间的半径差在0.5-1厘米之间,较佳地可以选择0.55厘米和0.75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液压成型的密封活塞,由于密封活塞采用了台阶形设计,每一个台阶很小,台阶与管径差值也很小,在轴向推力作用下,对管内壁产生切削,由于切削面与活塞尺寸完全一致,从而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另外,由于没有管内壁向外的作用力,因此管端轴向移动很顺畅,便于管子在成形过程中材料的补偿。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可武,未经张可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48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用笔
- 下一篇:燃煤排放污染物一体化脱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