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色温仪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5249.5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3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秦敬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虹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60 | 分类号: | G01J5/6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色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光型光源色温的测试仪器,特别是一种手持式色温仪。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小型手持式的色温仪的一般都是采用三探头法,即使用三个(或四个)光电传感器分别测量CIE(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的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X(λ)、Y(λ)、Z(λ),然后计算出色温TC。这类仪器的优点是电路简单,成本较低,目前应用比多,但因XYZ三个探头很难修正到CIE推荐的标准值,目前一般只能达到或接近国家的一级标准,所以该类仪器的测量精度比较低。另外,因该类仪器是直接测量XYZ值,无法给出光源的显示指数Ra,而光源的显示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另一种测量光源色温的方法是光谱分光法。传统的光谱分析仪器一般采用单色仪加倍增管的模式,经步进电机带动正弦扫描机构转动光栅,被测光源经光栅分光后的单色光经出光狭缝投射到光电培增管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再经电路处理后进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测量出光源的光谱功能分布,再根据CIE的X(λ)、Y(λ)、Z(λ)三刺激值函数计算出色温及相关的色度参数。因光谱分光法计算光源的色温等色度参数的计算量非常大,一般需要借助计算机来运算处理。该类设备都是大型的光谱分析设备,只适合实验使用,无法携带及在现场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手持式色温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手持式色温仪,包括铝合金主体,该铝合金主体内设腔体,腔体内置有准直镜、色散元件、聚焦镜和CCD阵列式探测器,腔体一侧设有与铝合金主体外部相通的狭缝,腔体内与狭缝相对的腔壁上设有准直镜,腔体内狭缝下侧的腔壁上设有色散元件,腔体内上部的腔壁上设有聚焦镜,腔体内下部的腔壁上设有CCD阵列式探测器,所述铝合金主体外侧靠近狭缝处设有乳白片。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廉,便于携带及现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手持式色温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手持式色温仪,包括铝合金主体,该铝合金主体1内设腔体1a,腔体1a内置有准直镜3、色散元件4、聚焦镜5和CCD阵列式探测器6,腔体1a一侧设有与铝合金主体1外部相通的狭缝1b,腔体1a内与狭缝1b相对的腔壁上设有准直镜3,腔体1a内狭缝1b下侧的腔壁上设有色散元件4,腔体1a内上部的腔壁上设有聚焦镜5,腔体1a内下部的腔壁上设有CCD阵列式探测器6,所述铝合金主体1外侧靠近狭缝1b处设有乳白片2。控制电路包括ARM高速微处理器、高速AD、CCD时序控制及输出处理电路等。
被测光源经乳白片2采集通过输入狭缝1b进入腔体1a内部,经输入准直镜3后形成平行光入射到色散元件4,色散后的单色光带经聚焦镜5聚焦后汇聚到CCD阵列式探测器6,CCD阵列式探测器6转换输出光谱的电信号到电路板。控制电路上的ARM高速微处理器控制高速AD采集到CCD输出的光谱信号后,经标定计算得到被测光源的光谱分布,再根据CIE的X(λ)、Y(λ)、Z(λ)三刺激值函数及相关标准计算出色温、显色指数及其他相关的色度参数。同时,积分Y(λ)的值,经标定后可测得照射到乳白片上的照度值。控制电路配有USB接口,可方便与电脑连接显示更多数据及波形,有锂电池充电接口。
另外,本发明还可以去掉光线采集乳白片2,通过一根光纤连接到测光积分球,在积分球内测试光源的色温及光通量。
需要理解到的是:本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说明,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虹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虹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52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检测克隆基站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高压及超高压电力电缆运行振动传感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