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收DMF成品塔酸碱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6198.8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6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桦(常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C07C233/03;C07C231/2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149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dmf 成品 酸碱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合成革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回收DMF成品塔酸碱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DMF在合成革工业中作为溶剂广泛应用于PU合成革表面处理过程和二层皮湿法移膜表面处理工艺。由于DMF仅作为载体溶剂而不发生化学反应,在量上几乎没有损耗,而是全部进入生产废水中。这种废水含有大量DMF等有害物质污染环境,会造成严重公害危及人类的子孙后代和生态环境。从另一方面讲废水中大量的DMF是一笔可观的财富,它直接决定了合成皮革制造整厂的盈亏,所以湿法合成革生产线排出的废水必须进行DMF回收处理达到排放水标准后才能排放。
一个合成革厂每年从废水中回收出来的DMF动辄数万吨,多的数十万吨,大约70%在合成革厂作为自用溶剂,质量要求很低。其余的外卖,如果质量不高,特别是酸碱含量偏高,很难卖出,竞争激烈且价格很低,如果能达到合成级指标,则很好销并且价格高。杂质中的甲酸能与DMF形成共沸物,很难用普通办法分离。一般合成皮革制造过程中排出的甲酸和二甲胺等需进行酸碱分离。常规的方法用碱中和酸,反应剧烈,甚至容易产生更多酸,而且对设备也有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回收DMF成品塔酸碱高效分离装置,使产出的成品DMF质量指标达到合成级,并把碱类物质集中于塔顶便于抽出,把酸类物质浓缩于塔的底部便于抽出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装置位于DMF成品塔塔体中部,是一种DMF成品的在线酸碱分离装置,包括固定在塔体内壁上的至少一层塔板,每层塔板上均匀分布有特殊结构的升气管,各升气管上设置有与升气管相配合的孔帽,孔帽为锥形结构,覆盖在升气管上端,并且与升气管之间具有间隙,便于碱性气体排出。
进一步地,位于塔中部的装置底部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液口,每层塔板之间沿塔体内壁设有导液管,导液管与出液口相连通。
当DMF、酸、碱混合气体从塔底部通入并进入本装置时,轻组分的碱性气体通过升气管上升,直至塔顶,再将碱从中抽出;重组分的酸性物质被本装置拦截并从导液管降到塔底,最后通过泵把酸性物质从塔底的出液口抽出,对其进行中和处理。高质量的纯净DMF从本装置连续抽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回收DMF成品塔酸碱分离装置将回收DMF中甲酸、二甲胺从数十或数百PPM,降至10PPM以下,达到合成级指标,既解决了资源浪费问题,并且有利于环境保护,酸碱分离效果特佳,运行稳定、操作方便、费用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塔体,2.塔板,3.升气管,4.孔帽,5.进气口,6.出液口,7.导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回收DMF成品塔酸碱分离装置,本装置位于DMF成品塔塔体1中部,是一种DMF成品的在线酸碱分离装置,包括固定在塔体1内壁上的至少一层塔板2,每层塔板2上均匀分布有特殊结构的升气管3,各升气管3上设置有与升气管3相配合的孔帽4,孔帽4为锥形结构,覆盖在升气管3上端,并且与升气管3之间具有间隙,便于碱性气体排出。
进一步地,位于塔中部的装置底部设置有进气口5和出液口6,每层塔板2之间沿塔体1内壁设有导液管7,导液管7与出液口6相连通。
当DMF、酸、碱混合气体从塔底部通入并进入本装置时,轻组分的碱性气体通过升气管3上升,直至塔顶,再将碱从中抽出;重组分的酸性物质被本装置拦截并从导液管7降到塔底,最后通过泵把酸性物质从塔底的出液口6抽出,对其进行中和处理。高质量的纯净DMF从本装置连续抽出。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桦(常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万桦(常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61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锥破碎机旋转密封装置
- 下一篇:乳化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