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旋转模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6981.4 | 申请日: | 2011-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6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许国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市技师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D37/12 | 分类号: | B21D37/1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维斗 |
地址: | 256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旋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气动旋转模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冷冲压加工领域,多数采用冲压机或者油压机通过模具对加工板料进行冲压,而对于材质相对较软的铝合金门窗材料,在板料的剪切、冲孔以及落料过程中,铝合金材料硬度低,金属塑性强,所需要的冲压力相对较小,目前多数采用人力,利用杠杆原理,作用于模具上,通过模具对材料进行剪切、冲孔和落料的加工,整个过程费时费力,效率低下,成本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以节约人力,效率高、成本低的气动旋转模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气动旋转模架,包括上模架,下模架,固定板和转轴,所述的上模架上设有气缸,所述的下模架与固定板之间设有定位球,所述的转轴贯穿上模架、下模架和固定板。
采用以上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采用气缸代替之前的人工杠杆,节省人力,提高效率,下模架和固定板之间设置定位球,并且设置了贯穿上、下模架及固定板的转动转轴,可使得上模架和下模架绕着转轴360°旋转,有利于切割不同方向放置的铝材,为工作提供了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必须要改变模具方向才可以正常使用的缺陷。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模架底面设有8~32个均分并按一定规则排列的限位孔,所述的限位孔之间设有导轨槽。采用本技术方案,下模架地面设置限位孔,与固定板上设有的定位球相配合,并设置导轨槽,此结构设计有益于上、下模架可以绕着转轴旋转,可以保证上、下模架的相对位置精度;模架的旋转,适应不同方向放置的铝材。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轴包括轴Ⅰ和轴Ⅱ,轴Ⅰ和轴Ⅱ之间通过销钉相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由于转轴属于受力部件,容易受力磨损变形,设计成两部分,可以更换受损部分,节约成本,同时作为上、下模架旋转的轴心,两轴之间采用销钉连接,方便拆卸,连接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动旋转模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下模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上模架,2、下模架,3、固定板,4、转轴,4.1、转轴Ⅰ,4.2、转轴Ⅱ,5、气缸,6、定位球,7、限位孔,8、导轨槽,9、气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气动旋转模架做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中所示,一种气动旋转模架,包括上模架1,下模架2,固定板3和转轴4,所述的上模架1上设有气缸5,所述的下模架2与固定板3之间设有定位球6,所述的转轴4贯穿上模架1、下模架2和固定板3,所述的下模架2底面设有8~32个均匀分布,并按一定规则排列的限位孔7,所述的限位孔7之间通过导轨槽8相连,所述的转轴4包括轴Ⅰ4.1和轴Ⅱ4.2,轴Ⅰ1和轴Ⅱ4.2之间通过销钉4.3相连接,所述的上模架1上设有气动开关9。
气动旋转模架在工作时,首先在气缸5活塞作用下,带动上模架上移,连接在上模架1上的凸模与连接在下模架2上的凹模刃口相对分离;此时将铝合金材料送入到工作部位,按下气缸5启动按钮,气缸5活塞迅速下移,带动上模架1下移,在凸凹模的作用下,将铝合金材料进行剪切、冲孔或者落料工序的加工;然后启动气缸5的活塞反向移动按钮,使活塞上移,带动上模1架及工作零件凸模上移,凸凹模分离,材料继续送入,重复此动作,完成零件的不间断重复加工。
由于对铝合金材料的加工受到工作环境的影响,有时候铝合金板材或者型材的堆放受到场地的影响,此时需要将模具的方向调整为合适的角度,以适应材料的加工,本技术方案中设有的定位球6和限位孔7以及转轴4,可以方便的调整模具的角度和方向,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对生产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如所述的定位球6和限位孔7的限位方式可更换为其它的方便调节模具角度的结构设计,如所述的限位孔7的数目的增加或者减少,再如所述的转轴4的轴Ⅰ4.1和轴Ⅱ4.2的连接方式的更改等。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市技师学院,未经滨州市技师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69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向支撑装置及公路铁路两用牵引车
- 下一篇:一种折幅裁剪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