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电水壶控制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7111.9 | 申请日: | 2011-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5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施波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芯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00;G05B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电水壶 控制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管理系统,尤其是一种对电水壶进行控制管理的系统。属于家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当今人民生活中,电水壶的使用已经趋于普遍,在使用时大多是放置好水壶即接通电源且工作时仅以肉眼区分水壶工作状态,在煮水放壶的检测和煮水功能控制显示领域还不足以满足民众需求。目前,在市场上的水壶大多只是放壶、开关控制煮水的简单操作的家用电器,水壶中的所谓核心部分只是开关控制发热盘接通,功能单一,而且在放壶检测方面采用触电式检测会随着水壶的使用增多,环境中各方面因素导致接触不良,表面氧化甚至触电容易断裂,大大减少水壶寿命,使消费者对之的信赖产生动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精进,电水壶单一的煮水功能已然无法满足,对于水的饮用分类化,例如温度为70度、80度、90度、100度的水,对消费者有不相同的需要,消费者需要很直观的知道目前水烧煮的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电水壶的放壶检测实用性低、寿命短以及煮水状态模糊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合理、使用方便的电水壶控制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达到:
电水壶控制管理系统,其结构特点是:包括电源模块、MCU控制模块、继电器模块、检测水壶模块以及液晶屏显示模块;所述电源模块通过一整流滤波电路和一支路分别与MCU控制模块、继电器模块连接;所述MCU控制模块的发送端分别与继电器模块、检测水壶模块和液晶屏显示模块的接收端连接;所述检测水壶模块的信号发送端与MCU控制模块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是:所述MCU控制模块还可以连接有时间控制开关模块和蜂鸣器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是:所述时间控制开关模块为可设置MCU控制时间的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是:所述蜂鸣器模块为可提示每次动作、功能的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是:所述继电器模块可以通过连接电源模块接通到水壶发热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是:所述检测水壶模块为采用磁通方式判别放壶与否的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是:所述液晶屏显示模块为可显示煮水状态、水温、时间计时以及待机的模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水壶模块的检测采用磁通方式通过放大比较以高低电位来判别放壶与否,更为实用,且对电水壶的寿命起到增长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液晶屏显示模块,通过MCU的控制,可清晰显示电水壶的煮水状态、定时情况和待机电量,具有方便、实用、低功耗的优点,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电水壶使用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检测和显示的原理图。
其中,1-电源模块,2- MCU控制模块,3-继电器模块,4-检测水壶模块,5-液晶屏显示模块,6-时间控制开关模块,7-蜂鸣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
图1和图2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施例包括电源模块1、MCU控制模块2、继电器模块3、检测水壶模块4以及液晶屏显示模块5;所述电源模块1通过一整流滤波电路和一支路分别与MCU控制模块2、继电器模块3连接;所述MCU控制模块2的发送端分别与继电器模块3、检测水壶模块4和液晶屏显示模块5的接收端连接;所述检测水壶模块4的信号发送端与MCU控制模块2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MCU控制模块2还连接有时间控制开关模块6和蜂鸣器模块7。
本实施例中,
电源模块1,该模块分为两部分,一是通过整流滤波电路降压给MCU控制模块2提供直流电源维持工作;二是通过支路通到继电器模块3给水壶供电煮水,由于MCU控制模块2需要直流且固定的电压值,而整流滤波降压要求比较严格以避免MCU工作不稳定,继电器模块3的供电是以市电接入,直接给水壶供电煮水。
MCU控制模块2,该模块是整个系统的中心,各个模块都是有它来控制,按照需要在检测检测水壶模块4的动作信号后对相应的模块发送控制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芯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芯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71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加风吹式面浆回收装置的成型机
- 下一篇:半喂入收割机割刀曲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