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钻机桅杆支撑的多向转动座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7224.9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5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米树刚;梁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和众邦勘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5/00 | 分类号: | E21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恒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24 | 代理人: | 张争艳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钻机 桅杆 支撑 多向 转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机,特别是钻机的撑杆机构,即撑杆与桅杆、底盘之间连接用的多向转动座。
背景技术
现有钻机的撑杆机构如图4、图5所示,其中撑杆3采取平行布置。从钻机左右看,如图4所示,撑杆3是三角形结构形式。从钻机前后看,如图5所示,撑杆3是平行布置。这样布置的好处是,与撑杆3连接的桅杆1、底盘2之间的连接设计简单,只要一个绕连接轴旋转的自由度(如图中箭头所示)就能满足撑杆3运动所需,即撑杆3通过销轴与桅杆1、底盘2直接连接就可以。
上述现有技术的方案,虽然连接设计简单,但是从前后看平行布置的撑杆3对桅杆1左右方向上的支撑不是很好。
针对上述问题,本案的发明人考虑到:从结构上来说,比起平行布置,三角形支撑会更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钻机桅杆支撑的多向转动座,其可以使得撑杆在前后和左右上的布置都能实现三角形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钻机桅杆支撑的多向转动座,其设置在撑杆与桅杆、底盘之间的连接部位,其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分别开有轴孔,穿置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
其中,撑杆在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均采取三角形布置形式。
设置在撑杆与桅杆之间的多向转动座,其第一销轴连接多向转动座与撑杆,第二销轴连接多向转动座与桅杆。
设置在撑杆与底盘之间的多向转动座,其第一销轴连接多向转动座与撑杆,第二销轴连接多向转动座与底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本实用新型保留了撑杆前后方向上的三角形结构形式,并使撑杆左右方向上的平行布置形式改成三角形布置形式,使得对桅杆的支撑更加稳固。桅杆起落时,撑杆随之运动,撑杆与桅杆、底盘之间在左右、前后两个方向上都需要转动自由度,本实用新型的多向转动座正好能满足如上所述撑杆运动时所需的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撑杆三角形布置情况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撑杆三角形布置情况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钻机桅杆支撑的多向转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撑杆平行布置情况的侧视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撑杆平行布置情况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案保留撑杆前后方向上的三角形结构形式,并将撑杆左右方向上平行布置形式改成三角形布置形式。但是,这样的布置将导致如下问题:请参阅图1、图2,桅杆1起落时,要想使撑杆3随之运动,那么撑杆3与桅杆1、底盘2之间在左右、前后两个方向上就都需要转动自由度,如图中箭头所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向转动座,以满足撑杆3运动时所需的自由度。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钻机桅杆支撑的多向转动座,设置在撑杆3与桅杆1、底盘2之间的四个连接部位。
在此以撑杆3与底盘2的连接为例进行说明。其结构如图3所示,主要由多向转动座4、第一销轴5和第二销轴6组成。其中,多向转动座4在X、Z两个方向上分别开有轴孔,用于穿置第一销轴5和第二销轴6,并通过第一销轴5与撑杆3连接,通过第二销轴6与底盘2连接。由此,利用第二销轴6,多向转动座4相对于底盘2可以绕Z轴旋转,而相对Z轴而言,多向转动座4和撑杆3之间没有转动自由度,因而多向转动座4将带动撑杆3一起相对于底盘2绕Z轴旋转;而利用第一销轴5,多向转动座4相对于撑杆3可以绕X轴旋转,而相对X轴而言,多向转动座4和底盘2之间没有转动自由度,因而多向转动座4将带动底盘2一起相对于撑杆3绕X轴旋转。简言之,借助于多向转动座4、第一销轴5和第二销轴6,撑杆3与底盘2之间拥有了X、Z两个方向上的旋转自由度。
同样道理,安装于撑杆3与桅杆1之间的多向转动座4、第一销轴5和第二销轴6,也将会使撑杆3与桅杆1之间拥有X、Z两个方向上的旋转自由度。
桅杆1起落时,装有本实用新型的多向转动座4的撑杆3,会绕第一销轴5和第二销轴6转动,以满足撑杆3运动所需的自由度。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和众邦勘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和众邦勘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72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