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的充电对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7426.3 | 申请日: | 201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3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杨墨;曹涛;王明瑞;孙大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R13/24;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郑华清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站 智能 巡检 机器人 系统 充电 对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对接装置,具体是一种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的充电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涉及到工业生产、家居、军事等多个领域。在电力行业中,机器人的应用也逐渐普及,尤其是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应用,推进了变电站无人值守进程。这种平台需要大范围移动,决定其动力源适合使用大容量蓄电池。为使机器人能够真正实现长期自主可靠工作,必须提供可靠的自动充电方式。
国家知识产权局2009年08月26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0820221961.5,名称为“机器人的电池充电装置”的实用新型,提出采用插头插入插座的方式,使机器人与供电端的对接。这种充电装置采用弹簧补偿充电对接误差,弹簧易疲劳失效,使用寿命较短。且弹簧失效后,电极夹易短路,安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的充电对接装置,它具有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的充电对接装置,它包括插接端以及与之连接的插接端固定部,所述插接端包括极片夹;
所述插接端固定部包括基座,所述极片夹通过固定销与基座连接;
所述固定销为极片夹与基座的连接旋转轴;
所述基座上设有弹片,所述弹片与极片夹接触并压紧极片夹。
所述极片夹为“V”型或“W”型或“M”型夹状,所述的极片夹至少2个。
所述插接端还包括外罩,所述外罩为框型,在框型中设有多个绝缘隔板形成多个隔离的型腔,所述外罩与极片夹套装配合并与基座连接。
所述插接端固定部还包括底座和铝台,所述底座和铝台与基座依次紧固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充电对接装置,其包括:外罩、极片夹、固定销、弹片、基座、底座、铝台。外罩包括两个绝缘隔板。
充电座外罩为电极夹的安全防护部分,使电极夹与外部环境相对隔离,并使极片夹相互绝缘。
极片夹为机器人充电过程中的电源输出端,分为充电端和供电端两个部分,充电端用来给机器人的动力电池进行电力补充,供电端用来使机器人在电池充电过程中使用外部电源供电,不影响机器人的正常运行,避免了充电时掉电引起的数据丢失等弊端。极片夹左右方向有15cm以上的误差容忍度,由于使用弹性铁片构成,上下方向也有2cm以上的误差容忍度,该设计提高机器人充电的可靠性;弹片为极片夹的压紧及弹性补偿元件。固定销为极片夹的固定旋转轴。基座用于固定弹片及固定销。底座用于固定极片夹及基座。铝台为整个充电对接装置的安装连接件,充电对接装置通过铝台固定在适当位置。
本实用新型充电对接装置通过外罩防止人员误接触,降低灰尘影响,外罩的绝缘隔板使极片夹相互绝缘,保证装置的安全性;在充电对接过程中,弹片压紧极片夹,提高机器人充电对接可靠性和误差容忍度,进而提高机器人充电成功率。充电座外罩为电极夹的安全防护部分,使电极夹与外部环境相对隔离,并使极片夹相互绝缘。弹片为极片夹的压紧及弹性补偿元件,提高机器人充电对接可靠性和误差容忍度。外罩、基座、底座、铝台紧固在一起,封装整个充电对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弹簧更换为金属弹片,提高抗疲劳强度,延长使用寿命;采用绝缘隔板可以防止弹片失效后,电极夹发生短路故障,使充电过程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外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除外罩外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绝缘隔板,2.外罩,3.极片夹,4.弹片,5.基座,6.底座,7.铝台,8.固定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A和图1B中,一种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的充电对接装置,它包括插接端以及与之连接的插接端固定部,所述插接端包括极片夹3,插接端固定部包括基座5,所述极片夹3通过固定销8与基座5连接,固定销8为极片夹3与基座5的连接旋转轴,基座5上设有弹片4,极片夹3为“M”型夹状,所述的极片夹3为三个。充电对接装置设有的外罩2包括两个绝缘隔板。所述外罩2为框型,在框型中设有两个绝缘隔板1形成3个隔离的型腔,所述外罩2与极片夹3套装配合并与基座5连接。铝台7和底座6与基座5依次紧固在一起。固定在基座5上的弹片4将极片夹3压紧,提高机器人充电对接时的可靠性和误差容忍度。外罩2、基座5、底座6、铝台7紧固在一起,封装整个充电对接装置。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74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画面风格变换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分时多工光纤网络系统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