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炉风口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8048.0 | 申请日: | 2011-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2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钟毅;许漳林;严开勇;鲁新义;李建平;周火青;王道君;李亦峰;卢献忠;邓成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6 | 分类号: | C21B7/1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风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铁高炉,具体属于炼铁高炉的风口。
背景技术
高炉风口的风口水套是通向高炉内鼓风的必经之道,其工作环境极为恶劣。高炉生产时,1000℃以上的高温热风经此道进入炉内,它始终受到熔融铁流和炽热焦炭粉冲刷,因此经常被烧坏,一旦烧坏就需要及时休风更换。这不仅要消耗大量的备件,增加焦比,而且休风时间多,直接影响了高炉的连续生产及产量。
也有为克服整体铸造所存在的不足,采用分体组焊结构的技术(又称复合式高炉风口),该技术虽然可避免铸造缺陷,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实施,但由于其风口主要由后端本体、前端帽头、螺旋水道三部份组成,通常后端本体采用铸造铜,前端帽头采用铜材质(制造方式多种),螺旋水道大多采用钢制,但钢与铜热导率不一样,焊接不好时会造成钢制水套与前端帽头内壁贴合不严,水道之间相互窜水,从而达不到冷却效果。
目前分体焊接而成的结构存在的问题,后端本体与前端帽头之间的内壁焊缝靠近帽头,采用喷煤粉技术时,煤粉可直接冲刷组焊风口内壁造成焊缝开裂,因此焊缝位置尽量向风口中后部延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因钢与铜热导率不一样易产生焊接缺陷,而导致钢制水套与前端帽头内壁贴合不严,水道间相互窜水问题,提供一种钢制水套与前端帽头内壁之间无缝隙,提高高炉风口冷却效果,延长高炉风口使用寿命的高炉风口。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
一种高炉风口,由铜质后端本体、铜质前端帽头及钢质螺旋水道组成,其在于:铜质前端帽头与钢质螺旋水道之间为压制而成的无缝连接,铜质后端本体与铜质前端帽头之间采用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避免因钢与铜热导率不一样而造成钢质螺旋水道与铜质前端帽头内壁贴合不严,无焊缝,水道之间相互窜水问题,还可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铜质后端本体,2-铜质前端帽头,3-钢质螺旋水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直径为Φ130毫米高炉风口。
一种高炉风口,由铜质后端本体1、铜质前端帽头2及钢质螺旋水道3组成,其将铜质前端帽头2与钢质螺旋水道3之间采用压力机压制而成为无缝连接结构;铜质后端本体1与铜质前端帽头2之间采用焊接。
经对上述各实施例制备的风口进行检测,其结果显示钢质螺旋水道3与铜质前端帽头2内壁贴合严密,无缝隙,水道之间相互无窜水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80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平衡防震技术
- 下一篇:一种滑轮架机构及连续墙抓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