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立体停车库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8678.8 | 申请日: | 2011-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0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忠贵 |
主分类号: | E04H6/16 | 分类号: | E04H6/16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55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立体 车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车库,具体是一种旋转式立体停车库。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用地日益减少,汽车的数量每日巨增,各式的立体加库也渐渐出现,但现有的立体车库一般为层状结构,一个进出层和其它容纳层,通过升降机在进出层和容纳层之间输送车辆,仍然存在占有较多土地,有效停车位少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式立体停车库,它能较好地解决停车泊位紧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旋转式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有一表面为圆弧形的支座5,该圆弧形支座内表面对应配合连接一个外圈架2,在配合连接槽内安放有滚柱体,外圈架2能在圆弧形支座上回转;外圈架2由前、中、后三个钢圈组成,这三个钢圈之间通过交叉的连接杆10连为一体;位于前、后的二个钢圈在外侧边上分别装有滚动圈8,中间的钢圈装有齿条圈9,齿条圈由电机动力输出端相连带动外圈架整体运转;在外圈架2内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用于停放车辆的圆形车库1,圆形车库通过支撑杆4与外圈架固定相连,在每个圆形车库内设置有停车的载车平台3;当外圈架旋转的过程中,在圆形车库内的载车平台始终处于水平或接近水平状态。
所述的圆弧形支座内表面装设有前、中、后三根弧形凹槽6,弧形凹槽6与钢制的外圈架2外壁面上的前、中、后三个钢圈对应配合连接,在连接槽内安放滚柱体。
所述的圆形车库1由前、中、后三个钢圈通过连接杆10连接为一体,各个圆形车库分别通过支撑杆4固定在外圈架的内壁面上。
所述的载车平台由前、中、后三个底部带凹槽的弧形块11构成,三个弧形块之间通过连接杆10直拉连接固定为一体。带凹槽的弧形块与车库内壁面对应配合安装连接,安装槽内安放滚柱体,位于中间的带凹槽弧形块底部二端装有安全钉12,可卡在车库内壁面的安装槽上防止载车平台前后移动。
所述的载车平台台面二端与固定在车库外壁上的弧形块18下端分别相连,弧形块18的上端和一根位于载车平台台面上方的门轴17相连,门轴17两端分别装有带弹簧15的活动齿销14,门轴中间卷绕有钢绳16,钢绳和载车平台台面靠前端的二个栓钢绳的扣子19连接;活动齿销和车库内壁上的定位齿13互相锁定或松开配合相连。
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有效停车位多,主要向空中发展,组装方便,基础建设少,投资小,实用性强,在小区建设中可以配合地下车库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在市区内与层状立体车库设计成一个整体使用,可更多的解决车辆的停放不足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面视图。
图4为外圈架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5为圆形车库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6为载车平台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载车平台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8为圆形车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驻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驻车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旋转式立体停车库,有一混凝土制的上表面为圆弧形的支座5,在圆弧形支座上表面内预装设有前、中、后三根弧形凹槽6,弧形凹槽6与钢制的外圈架2外壁面对应配合安装连接,在对应的安装槽内安放滚柱体,使外圈架2可以轻松地沿着支座中的弧形凹槽在其上来回转动。
如图4所示的外圈架2由前、中、后三个钢圈组成,这三个钢圈互相通过交叉的连接杆10连为一体;位于前、后的二个钢圈在外侧边上分别装有滚动圈8,滚动圈沿着圆弧形支座5表面的盖板滚动;中间的钢圈在一侧边装有齿条圈9,齿条圈与电机动力输出端相连带动外圈架整体运转。
在外圈架2的内圆面上相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用于停放车辆的圆形车库1,位于较中间的车库不能与外圈架的内圆面相切连接,圆形车库依靠支撑杆4固定在外圈架的内壁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忠贵,未经张忠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86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