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实现平动的轻触开关按钮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8690.9 | 申请日: | 2011-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5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周鑫;董贵林;曾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02 | 分类号: | H01H13/02;H01H13/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实现 平动 轻触 开关 按钮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平动的轻触开关按钮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轻触开关按钮结构一般设计为悬臂摆动结构,这种结构因悬臂设计需较宽阔的内部空间,很难实现按钮紧凑排列,并且,因为摆动结构需求的摆动空间大,按照按钮的大小及悬臂的长度,摆动空间即间隙至少需0.5mm以上,无法满足外观间隙小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平动的轻触开关按钮组件,包括:按钮,PCB板,面板,硅胶条,所述按钮的内侧设置有导向骨位和方孔,所述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骨位相匹配的导向槽和螺丝柱,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与所述方孔相匹配的卡扣;所述硅胶条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PCB板上设置有轻触开关、与所述螺丝柱用螺丝相连的孔,以及,用于与所述定位柱过盈配合的固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轻触开关按钮实现平动,通过此种安装方法避免按钮的晃动及按钮与按钮之间的刮擦现象的发生,保证按钮的手感,实现按钮紧凑排列。为了满足汽车音响面板上的按钮要求使用轻触开关,同时外观要求按钮紧凑排列,以及,各按钮间间隙要求小(0.2~0.3mm)且均匀一致的功能外观要求,而轻触开关按钮实现平动,可以使钮和钮之间的间隙较小,可以接受钮与钮之间0.3mm以下间隙,实现各按钮间间隙要求小(0.2~0.3mm)且均匀一致的功能外观要求。
优选的,所述硅胶条上设置有硅胶凸包,所述导向骨位与所述硅胶凸包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采用以上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在按钮的内侧周边加有导向骨位,与面板上对应的导向槽配合滑动,保证好按钮的定向平动。
优选的,所述按钮上设置有与所述轻触开关相匹配的钮脚。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为一个以上。
优选的,所述硅胶凸包为三个。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采用以上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在按钮下方用两个或者多个硅胶凸包来将按钮顶紧固定,代替传统轻触开关按钮结构中的悬臂,同时保证按钮的回弹复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各部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至图6中的符号标记为:自攻螺丝1; PCB 2,轻触开关21,贴片LED22,孔23,固定孔24; 硅胶条3,硅胶凸包31,定位柱32;面板4,导向槽41,卡扣42,螺丝柱43;按钮5,导向骨位51,方孔52,钮脚53。
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
步聚一 :先将导向骨位51对准导向槽41,将按钮5插入面板4中,通过按钮5上的方孔52和卡扣42将两者扣紧, 51和41可有效的防止5和4之间的松动,52和42则可保证装配到位。
步聚二 :将定位柱32插入到PCB上的固定孔24中,将硅胶条3固定到PCB 2上面,示意图中仅显示了一个定位柱,实际设计硅胶条上有多个定位柱插入到PCB板上的孔里有效固定,同时柱与孔之间是过盈配合的,这样,在定位的同时也使硅胶条贴紧在PCB板上。
步聚三 :按图所示,对应好螺丝1、孔23、螺丝柱43,通过锁紧螺丝,把完成好步聚二的PCB装入到完成步聚一的面板组件内,将这两组件装配成一体,这时按钮下方的导向骨位51的平面压在硅胶凸包31上,为保证顶紧按钮,两者间过盈配合;按钮的钮脚53对准轻触开关21,实现开关功能。
结构装配完成,按压按钮,按钮顶在硅胶条3上的硅胶凸包31上,同时也按压到轻触开关21,在硅胶条3上的三个硅胶凸包31的顶压作用和导向槽41的作用下,按钮实现上下平动 。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86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