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纸币扎把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9809.4 | 申请日: | 2011-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0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蒋昭杰;林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人杰机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27/08 | 分类号: | B65B27/08;B65B13/20;B65B13/32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张瑜生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纸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纸币扎把机。
背景技术
点验后的纸币在入库前均要进行扎把和打捆工作,长期以来,银行业都是采用人工捆拭式的扎把方法,这种扎把方法不但劳动强度大、扎把速度慢,还容易在纸带断裂后散把,而且扎把时纸带容易划破工作人员的手指。近年来,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及中国香港的纸币扎把机相继在国内市场销售,且中国自己的产品也开始面市。这些扎把机的结构基本相同,主要由两个电机、内外纸道、传动装置、封纸装置和压紧装置组成,传动装置包括凸轮和曲柄连杆机构,封纸装置是电加热粘合纸带,压紧装置依靠摆杆机构压紧纸币;可以自动进纸带,人工放置纸币,扎完后人工取出。这种扎把机跟点钞机一起使用,占用较大的办公空间,且工作麻烦,后来有人发明了点钞扎把一体机,从根本上解决点钞机与扎把机分体化结构带来的工作不便,但是现有的点钞扎把一体机体积依旧较大,且扎把机与点钞机不能很好的配合,容易产生故障,影响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工作可靠且容易装配的纸币扎把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纸币扎把机,包括支架、以及支架上的内、外送带器、压带电机、进带电机、传动装置、封纸装置和压紧装置,压紧装置装在内送带器内,封纸装置装在外送带器一侧,封纸装置与压紧装置的位置相对应,传动装置包括与压带电机相连接的齿轮和与齿轮相连接的凸轮机构,所述内送带器上端设有电机内、外座,且电机内座与电机外座平行设置,所述进带电机安装在电机内座中部,所述进带电机主轴上设有第一同步轮,在第一同步轮左侧的电机外座上设有同步轮轴,在同步轮轴上设有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与第二同步轮之间设有同步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同步带和同步轮与进带电机的组合达到理想的进带效果,此技术方案可以使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趋向小型化、合理化,容易与点钞机配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同步轮安装在同步轮轴的内端,同步轮轴的外端设有进带轮,所述电机内座与电机外座之间设置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与同步轮轴平行设置,且从动轴外端设置有从动轮,从动轮与进带轮啮合。通过本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进带的效果好,工作可靠。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封纸装置包括烫头座,所述烫头座与压紧装置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烫头座上安装有电热片,所述电热片的工作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通过本设置,电热片上的若干个凹槽能够增大电阻,使烫头瞬间加热,工作更加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与传统的扎把机相比,改变了进带电机的位置,通过同步带和同步轮与进带电机的组合达到理想的进带效果,改变进带电机位置后扎把机结构可以趋向小型化、合理化,容易与点钞机配合且封纸装置上的烫头能够瞬间加热,工作更加可靠。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烫头座与电热片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纸币扎把机,包括支架1、以及支架1上的内、外送带器5、6、压带电机8、进带电机2、传动装置7、封纸装置9和压紧装置10,压紧装置10装在内送带器5内,封纸装置9装在外送带器6一侧,封纸装置9与压紧装置10的位置相对应,传动装置7包括与压带电机8相连接的齿轮和与齿轮相连接的凸轮机构,所述内送带器5上端设有电机内、外座3、4,且电机内座3与电机外座4平行设置,所述进带电机2安装在电机内座3中部,所述进带电机2主轴上设有第一同步轮11,在第一同步轮11左侧的电机外座4上设有同步轮轴12,在同步轮轴12上设有第二同步轮13,所述第一同步轮11与第二同步轮13之间设有同步带14。
本实施例的扎把机与传统的扎把机相比,改变了进带电机2的位置,通过同步带14与第一同步轮11和第二同步轮13与进带电机2的组合达到理想的进带效果,改变进带电机2的安装位置后扎把结构可以趋向小型化、合理化,容易与其它机器结构配合。
为使结构紧凑,工作可靠,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同步轮13安装在同步轮轴12的内端,同步轮轴12的外端设有进带轮15,所述电机内座3与电机外座4之间设置有从动轴16,所述从动轴16与同步轮轴12平行设置,且从动轴16外端设置有从动轮17,从动轮17与进带轮15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人杰机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人杰机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98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丝机张力调节机构
- 下一篇:用于运输单晶炉内的三瓣锅的运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