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乳化液悬浮炭生物氧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0067.7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2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魏伟;郭雯;王建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 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1104***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化 悬浮 生物 氧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乳化液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废乳化液悬浮炭生物氧化设备。
背景技术
乳化液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等行业,尤其是在轴承加工企业的磨削、车削、轧制、压延等加工过程中大量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受微生物、环境温度等影响,会很快腐败变质,产生的大量废液未经处理排放后,严重恶化环境。废乳化液属国家限排的危险废物,必须对各种废乳化液进行严格处理,达标后排放。目前存在的废乳化液二级处理设备,普遍存在着结构复杂、不易操作、处理效果不理想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操作、效率高、处理效果好的废乳化液悬浮炭生物氧化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乳化液悬浮炭生物氧化设备,它包括悬浮生物炭池、反应桶、进气管与曝气器,反应桶由支撑和拉筋固定于悬浮生物炭池内腔中;悬浮生物炭池设有进气管,进气管与曝气器相连,曝气器置于悬浮生物炭池内腔中。
上述的废乳化液悬浮炭生物氧化设备,所述的悬浮生物炭池内腔底部设有排泥管,排泥管为环向布置,排泥管上开有排泥孔。
上述的废乳化液悬浮炭生物氧化设备,所述反应桶由加强型聚氯乙烯(UPVC)反应隔板围成,反应桶底部为喇叭口。
上述的废乳化液悬浮炭生物氧化设备,所述悬浮生物炭池侧壁上部接有进水管,进水管出水口位于反应桶内腔底部。
上述的废乳化液悬浮炭生物氧化设备,所述曝气器位于反应桶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操作;在处理废乳化液时,在反应桶内投加一定量的活性炭,活性炭表面积较大,孔隙结构发达,可吸附大量微生物,显著增大其与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接触面积,通过充分混合接触,进而吸收并分解有机污染物,同时活性炭还能起到吸附悬浮颗粒物的作用,对废乳化液处理效果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悬浮生物炭池1,悬浮生物炭池1置于底座2上。在悬浮生物炭池1内腔设有反应桶5,由支撑3和拉筋4将反应桶5固定,支撑3有4根,均匀设于悬浮生物炭池1内腔底部,拉筋4为两根,横向设于悬浮生物炭池1池顶;反应桶5由UPVC反应隔板6围成,反应桶5底部为喇叭口15。悬浮生物炭池1侧壁上部接有进水管7,进水管7的出水口位于反应桶5内腔底部。悬浮生物炭池1池顶设有进气管8和阀门9,进气管8由拉筋4承托,通过反应桶5内腔,与位于喇叭口15下方的曝气器10相连。悬浮生物炭池1内腔底部设有排泥管13,排泥管13为环向布置,排泥管13上开有排泥孔14,在悬浮生物炭池1的侧壁上设有出泥管16和阀门9。悬浮生物炭池1内腔上部环向布置溢流堰11,设有出水口1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废乳化液通过进水管7溢流入悬浮生物炭池1,出水口位于反应桶5内腔底部。通过鼓风机经进气管8和曝气器10进行曝气,并可通过阀门9调节气量大小,曝气的作用是供给悬浮生物炭池1内污水中所带入的微生物的增长及分解有机物所必须的氧气,并起混合搅拌作用。在反应桶5内投加一定量的活性炭,活性炭表面积较大,孔隙结构发达,可吸附大量微生物,显著增大其与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接触面积,通过充分混合接触,进而吸收并分解有机污染物,同时活性炭还能起到吸附悬浮颗粒物的作用。污水在反应桶5内充分反应后上升至顶部,通过溢流堰11出水,并经出水口12进入下一步处理单元。悬浮生物炭池1内腔底部排泥管13为环向布置,排泥管13上开有排泥孔14,在水压作用下将污泥压入排泥管13内,通过出泥管16和阀门9排出污泥,排泥管13同时能起到放空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可由用户根据达标排放标准对工序进行选择和组合,达到水质最佳排放。大多数废乳化液COD值范围为20000—50000mg/L,COD浓度较高的废液,可以将此设备作为废液的第一道二级生化处理装置,将其置于气浮池后,生物接触氧化池之前,在系统中停留足够的时间,并通过大量活性生物膜的优势菌群发生复杂的微生物同化异化作用,使污水中的可生化污染物被降解掉,显著提高处理效率,使得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或二级标准排放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未经湘潭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00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净水载体系统
- 下一篇:地埋式钢制雨水隔油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