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弹簧后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1519.3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2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陈仁华;廖建国;胡小平;王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川南减震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F16F15/04;F16F15/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簧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器械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双弹簧后减震器。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行驶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时,摩托车设置的减震器能够起到减震作用。
现有技术中,摩托车使用的减震器一般采用单支弹簧,两段刚度:现有技术中的减震器包括阻尼器13、套装于阻尼器13上的减震弹簧10,阻尼器13的两端分别设有上连接头11和下连接头14;阻尼器13的活塞杆的外端与上连接头11固定连接,阻尼器13的下端与下连接头14固定连接。上连接头11以及下连接头14的作用是上下连接的作用。
在木拖车行驶过程中,阻尼器13的活塞杆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减缓车身震动;此时减震弹簧10受压缩缩短,从而对摩托车车身的震动进行缓冲。
但是,现有技术中采用单支弹簧的减震器,单人乘骑时,使用减震弹簧10的第一刚度能够满足减震需要;当两人乘骑时,则需要使用减震弹簧10的第二刚度才能满足要求;但是,摩托车在使用过程中有时需要用来载物,或有时候需要两人以上乘骑,使用单支弹簧的减震器的承载负荷的能力受到单支弹簧的局限,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双弹簧后减震器,以增强减震器承载负荷的能力,满足摩托车载重较大时的减震需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弹簧后减震器,该双弹簧后减震器能够增强减震器承载负荷的能力,满足摩托车载重较大时的减震需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弹簧后减震器,包括阻尼器,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阻尼器的第一外弹簧,所述第一外弹簧外侧还套设有预压大于所述第一外弹簧的第二外弹簧;
所述阻尼器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外端设置有上连接头,所述上连接头设置有弹簧座;所述第一外弹簧以及所述第二外弹簧的上端安装于所述弹簧座;所述第一外弹簧以及所述第二外弹簧的下端安装于所述缸体。
优选地,所述缸体外侧设置有调节器,所述调节器沿所述缸体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缸体外侧;所述第一外弹簧以及所述第二外弹簧的下端与所述调节器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外弹簧以及所述第二外弹簧的下端与所述调节器之间设置有弹簧垫圈。
优选地,所述调节器与所述缸体之间螺纹配合。
优选地,所述弹簧座的内侧还设置有缓冲塞。
优选地,所述弹簧座与所述活塞杆的上端螺纹连接,且所述弹簧座与所述活塞杆之间设置有锁紧螺母。
优选地,所述缸体的下端设置有下连接头。
优选地,所述上连接头设置有上胶套和上套管,所述下连接头设置有下胶套和下套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弹簧后减震器,包括阻尼器,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阻尼器的第一外弹簧,所述第一外弹簧外侧还套设有预压大于所述第一外弹簧的第二外弹簧;所述阻尼器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外端设置有上连接头,所述上连接头设置有弹簧座;所述第一外弹簧以及所述第二外弹簧的上端安装于所述弹簧座;所述第一外弹簧以及所述第二外弹簧的下端安装于所述缸体。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弹簧后减震器,在使用过程中,当单人乘骑以及两人乘骑摩托车时,由于摩托车的负荷较轻,第二外弹簧起主要的承载减震作用,第一外弹簧起次要承载减震作用,当两人以上共同乘骑摩托车时,由于摩托车的负荷加重,阻尼器的活塞杆继续向下运动而加长行程,此时,第一外弹簧和第二外弹簧同时其承载减震作用,克服了背景技术中单支弹簧减震器承载负荷的局限性,大大增强了减震器的减震性能。
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弹簧后减震器能够增强减震器承载负荷的能力,满足摩托车载重较大时的减震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使用单支弹簧的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弹簧后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中:
21上连接头;22上胶套;23上套管;24弹簧座;25锁紧螺母;26缓冲塞;27第二外弹簧;28第一外弹簧;291活塞杆;292缸体;30弹簧垫圈;31调节器;32下胶套;33下套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川南减震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川南减震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15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限温伴热带用伺服整直校正机的张力轮
- 下一篇:浮动伸缩式充填隔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