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感应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1862.8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1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月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新纪元钢管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42 | 分类号: | B65G47/42;B65G4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3145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感应 探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感应探测器,特别是一种钢管自感应探测器,属于钢管制造行业,具体是用于钢管热处理生产线上。
背景技术
目前热处理生产线运行时,热处理后的钢管经输送辊道一根一根地出来,当钢管到达输送辊道终点或达到一定距离时,工人手工将钢管从输送辊道上取下,放入落管架内,劳动效率低而且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自动感应到钢管的自感应探测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自感应探测器包括台架和输送辊道,所述输送辊道安装在台架上,其特征是:还设置有感应器、时间继电器、电磁换向阀、气缸和卸料机构,所述感应器安装在台架上,所述卸料机构安装在台架上,所述感应器和时间继电器电连接,所述时间继电器和电磁换向阀电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和气缸通过气管相连接,所述气缸和卸料机构相连。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感应器安装在输送辊道的下方。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感应器与钢管的距离应为2-10毫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维护成本低;感应器与钢管的距离应为2-10毫米能够准确检测到钢管而且不至于靠得太近而使得钢管擦伤感应器;能够自动完成检测钢管,然后自动将钢管卸下来,全自动化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部件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附图说明:台架1,输送辊道2,感应器3,时间继电器4,电磁换向阀5,气缸6,卸料机构7,钢管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实施例包括台架1、输送辊道2、感应器3、时间继电器4、电磁换向阀5、气缸6和卸料机构7,输送辊道2安装在台架1上,感应器3安装在台架1上,卸料机构7安装在台架1上,气缸6和卸料机构7相连,感应器3和时间继电器4电连接,时间继电器4和电磁换向阀5电连接,电磁换向阀5和气缸6通过气管相连接,感应器3安装在输送辊道2的下方,感应器3与钢管8的距离应为2-10毫米。电磁换向阀5是常闭延时触点断开电磁换向阀5。
使用时,输送辊道2将钢管8从热处理炉中传送出来,经过设置有感应器3的位置,感应器3感应到钢管8经过,感应器3发送有钢管信号,时间继电器4响应这个信号并控制电磁换向阀5动作,使得气缸6拉动卸料机构7下降;当钢管8离开感应器3的时候,感应器3发出没有钢管信号,时间继电器4响应这个信号并控制电磁换向阀5相应动作,使得气缸6推动卸料机构7上升将钢管8拨落到落料架中,完成卸钢管8的工作。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新纪元钢管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新纪元钢管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18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