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减震器的阻尼调节机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20452703.X 申请日: 2011-11-15
公开(公告)号: CN202326895U 公开(公告)日: 2012-07-11
发明(设计)人: 吴金钟 申请(专利权)人: 吴金钟
主分类号: F16F13/00 分类号: F16F13/00;F16F9/44
代理公司: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代理人: 陈雪莹
地址: 362200 福建省***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减震器 阻尼 调节 机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减震器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车用减震器的阻尼调节机构,其可以根据当前路况等进行微调,从而具有实际匹配性强的功效。

背景技术

车用减震器,是指设置在车辆上而用于对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到的震动进行缓解或者消除的装置,其为车辆的高舒适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目前,车用减震器一般包括储油管、减震弹簧、活塞以及活塞杆,该储油管内形成有容腔,该活塞可滑动容设在容腔内并将容腔划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该活塞上还形成至少两个流通孔,该流通孔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相互导通,并使液体能由于振动而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流动;该活塞杆固定在活塞上并伸出于储油管外并在伸出部分形成有叉头,该叉头用于接收振动源,该减震弹簧则设置在叉头与储油管之间;如此上述车用减震器在受到振动源的振动时,该振动能量一部分能由减震弹簧吸收,另一部分则转化为液压能。

但是,由于减震弹簧与液压所能吸收的能量是固定不变的,即该车用减震器无法根据当前路面状况、车速以及人体重量变化而做相应地调整,由此则不能有效充分地吸收有害的振动,进而给人们带来使用上的不便。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车用减震器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减震器的阻尼调节机构,其可以组设在车用减震器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用减震器所能吸收的减震能量无法调节而无法有效吸收有害振动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车用减震器的阻尼调节机构,设置在车用减震器的叉头与活塞杆之间,其中,包括:

阻尼调节钮,螺纹套设在叉头的外端,该阻尼调节钮内形成有环形沟槽;

传动件,嵌设在环形沟槽内并可随阻尼调节钮的转动而在阻尼调节钮的轴向上发生同步位移;

阻尼调节杆,一端与传动件相抵顶,另一端为容设在车用减震器中流通孔的锥形体。

进一步,该阻尼调节钮的两端与叉头之间均设置有O型密封圈。

进一步,该叉头内还形成有径向通孔,该传动件为贯通该径向通孔的杆体,该径向通孔在阻尼调节钮的轴向上的长度大于传动件在阻尼调节钮的轴向上的长度,该阻尼调节钮具有第一径向孔,该第一径向孔与环形沟槽和叉头的径向通孔均相连通,该第一径向孔内还设置有防止传动件滑出的第一堵塞块。

进一步,该第一径向孔为螺纹孔,该第一堵塞块为螺钉。

进一步,该流通孔形成在活塞杆上并沿活塞杆的径向延伸,该阻尼调节杆则贯通于该活塞杆并沿活塞杆的轴向延伸,该锥形体则容设在该流通孔处。

进一步,该叉头的表面上还环设有多个定位槽,该阻尼调节钮还形成有与多个定位槽相对准的第二径向孔,该第二径向孔内还设置有第二堵塞块、压缩弹簧以及滚珠,该压缩弹簧一端与滚珠相连而推动滚珠抵靠在叉头或其上一定位槽上,该压缩弹簧另一端则抵靠在第二堵塞块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减震器的阻尼调节机构,在需要进行阻尼调节时,人们只需要旋动阻尼调节钮,该阻尼调节按钮则会沿叉头作细微的平动,如此该阻尼调节钮即会带动传动件同时平动,由于该传动件与阻尼调节杆相抵顶,如此则让阻尼调节杆的锥形体发生平动,而改变了流通孔通道大小,进而达到改变阻尼力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尼调节机构所应用的车用减震器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阻尼调节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立体分解图。

图中:

车用减震器    100   储油管       1

容腔          11    第一腔室     111

第二腔室      112   第三腔室     113

气囊          114   气嘴         115

减震弹簧      2     活塞         3

活塞杆        4     流通孔       41

叉头          5     径向通孔     51

定位槽        52    阻尼调节机构 6

阻尼调节钮    61    环形沟槽     611

第一径向孔    612    第一堵塞块    613

第二径向孔    614    第二堵塞块    61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金钟,未经吴金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27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