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中继网络电力线防盗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2778.8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1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许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电力公司广安电业局 |
主分类号: | G08B13/19 | 分类号: | G08B13/19;G08B13/1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谭新民 |
地址: | 6385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中继 网络 电力线 防盗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报警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线中继网络电力线防盗报警系统,适用于对电力系统的保护等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电力系统发展迅猛,在给我们带来用电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在预防盗窃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犯罪分子为了谋求一己私利,对电力设施进行野蛮偷盗,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目前,公知的大多数的报警系统都是基于电力线载波或者公用电话网的通信方式。电力线载波直接、经济,其是监控范围一般限制在单个配变台区,超出部分设计复杂,不利于远端报警。与中、高压电力线的载波通信不同,低压配电网由于直接面向用户,这一固有的特点使其通信环境极其恶劣,负荷情况复杂,噪声干扰强且具有时变性,信号衰减大,信道容量小等。因此,要实现高性能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有较大的困难。基于电力线载波或者公用电话网的通信方式的报警系统,虽然电力线载波直接、经济,但是监控范围一般限制在单个配变台区,超出部分设计复杂,不利于远端报警。
目前报警器采取红外探测器检查人员接近,但其易受温度、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误报,另外供电线路里除了SOHZ的正弦波外,还掺杂着更多的其它杂波。这些杂波对电子电路的干扰一般被称为“噪音干扰”。这些电力线路上出现的这些瞬间的噪音干扰,对运行着的防盗报警器来说,有可能触发误报警的产生。而且很难发现由于极端恶劣天气,比如雪灾或大风所造成的电线中断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无线中继网络电力线防盗报警系统,该防盗报警系统报警准确度高,性能稳定,符合工业标准直接接入低压供电回路电线中不需要其它连线,使用和安装均十分便利,定时会自动向主机发送正常命令,利于管理员的巡线,一旦红外微波检测到人或出现断线和断电情况,立刻向监控终端发送异常状态无线数据包,本报警系统运营成本极低,适应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无线中继网络电力线防盗报警系统,包括串联有若干报警器的电力线,所述电力线连接有监控终端,所述报警器外壁上连接有天线,报警器内部设置有红外报警检测器、微波报警检测器以及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微波红外比较电路。
所述微波红外比较电路的输入同时与红外报警检测器的输出和微波报警检测器的输出连接。
所述微波报警检测器包括微波传感模块和放大电路。
所述电路板包括延时控制芯片,所述延时控制芯片连接有继电器,所述继电器连接有音乐芯片,所述音乐芯片连接有音频放大芯片,所述音频放大芯片连接有喇叭。
所述报警器的底部设置有电力线接线柱,所述报警器内部设置有电压器。
所述报警器的底端设置有透镜孔,所述透镜孔内设置有红外探头透镜,所述红外探头透镜设置有滤光镜。
所述报警器的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内设置有网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盗报警系统报警准确度高,性能稳定,符合工业标准直接接入低压供电回路电线中不需要其它连线,使用和安装均十分便利,定时会自动向主机发送正常命令,利于管理员的巡线,一旦红外微波检测到人或出现断线和断电情况,立刻向监控终端发送异常状态无线数据包,本报警系统运营成本极低,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内部示意图;
图3是局部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报警器;2—散热孔;3—透镜孔;4—电力线接线柱;5—天线;6—电路板;7—电压器;8—红外报警检测器;9—微波报警检测器;10—红外探头透镜;11—喇叭;12—延时控制芯片;13—继电器;14—音乐芯片;15—音频放大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无线中继网络电力线防盗报警系统,包括串联有若干报警器1的电力线,所述电力线连接有监控终端,所述报警器1外壁上连接有天线5,报警器1内部设置有红外报警检测器8、微波报警检测器9以及电路板6,所述电路板6上设置有微波红外比较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电力公司广安电业局,未经四川省电力公司广安电业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27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院用远程按钮和尿湿一体化报警系统
- 下一篇:利于散热的电脑机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