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点悬吊式喷淋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3539.4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7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宁;赵耀辉;许学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16 | 分类号: | C22B1/1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朱瑜 |
地址: | 30030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点 悬吊 喷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结混配系统的一次混合机内实现污泥添加的喷淋管结构,特别涉及多点悬吊式喷淋管结构。
背景技术
喷淋管是用于烧结混配系统的一次混合机内的污泥添加的装置,目前的喷淋管通过两端的支架贯穿于一次混合机的筒体内,并在喷淋管上均匀焊接若干个喷嘴进行喷吹。上述喷淋管采用无缝钢管,在工作过程中喷淋管不断受到混匀料的摩擦和冲击,极易磨损,喷淋管和喷嘴的焊接处焊点经常开焊、管壁出现磨漏的问题,此外喷淋管上易出现1米以上的积料,长时间受压易变形,导致管内污泥通路受阻,引起喷淋管或部分喷嘴堵塞,喷淋管上的积料掉落时会造成下料漏子堵塞,压死皮带,造成生产停机,影响了生产的安全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减小混匀料对喷淋管的摩擦和冲击、防止混匀料堆积,保证污泥添加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多点悬吊式喷淋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点悬吊式喷淋管结构,包括贯穿于一次混合机筒体内的喷淋管,在喷淋管上均匀焊接若干个喷嘴,其特征在于:在筒体内设有贯穿的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头部支架上,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尾部支架上,所述喷淋管通过数个平行设置的卡板悬吊在钢丝绳的下端,在相邻的卡板之间设有对钢丝绳进行包覆的护皮。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钢丝绳在固定于尾部支架的一端上连接有对钢丝绳进行松紧调节的结构,该调节结构包括固连钢丝绳该端的第一挂钩,与该挂钩柄部固连的中间调节杆,通过螺纹与中间调节杆连接的第二挂钩,第二挂钩的挂钩部分与固定于地面的第二支架连接。
所述喷嘴的出口端呈鸭嘴状。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通过钢丝绳将喷淋管悬吊于筒体中,喷淋管可沿钢丝绳摆动,减小了混匀料对喷淋管的摩擦和冲击,防止大量混匀料堆积在喷淋管上,避免喷淋管变形,保证污泥添加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钢丝绳的松紧调节结构进一步保证喷淋管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出口端呈鸭嘴状的喷嘴保证较高的射流速度和射流能量,使扩散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局部放大图。
图中:1、筒体;2、喷淋管;3、喷嘴;4、钢丝绳;5、头部支架;6、尾部支架;7、卡板;8、护皮;9、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11、定滑轮;12、第一挂钩;13、中间调节杆;14、第二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3,一种多点悬吊式喷淋管结构,包括贯穿于一次混合机筒体1内的喷淋管2,在喷淋管上均匀焊接若干个喷嘴3,在筒体内设有贯穿的钢丝绳4,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头部支架5上,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尾部支架6上,具体地,头部支架和尾部支架均包括第一支架9和第二支架10,在第一支架的顶端均设置定滑轮11,定滑轮的外圆面上设有容纳钢丝绳的滑槽,所述钢丝绳绕过滑轮,其端部系紧在第二支架10上,也可以在钢丝绳的端部设置挂钩,通过挂钩固定在第二支架上,所述喷淋管通过数个平行设置的卡板7悬吊在钢丝绳的下端,在相邻的卡板之间设有对钢丝绳进行包覆的护皮8。受作业环境的影响,上述钢丝绳在工作过程中,会出现松弛或绷紧的问题,为使喷淋管结构保持较稳定的工作状态,可在钢丝绳固定于尾部支架的一端连接对钢丝绳进行松紧调节的结构,该调节结构包括固定钢丝绳该端的第一挂钩12,与该挂钩柄部固连的中间调节杆13,通过螺纹与中间调节杆连接的第二挂钩14,第二挂钩的挂钩部分与上述第二支架10连接,通过调节上述第二挂钩与中间调节杆相配合的螺纹部分,就可实现钢丝绳的拉紧和放松。上述焊接于喷淋管上的喷嘴的出口可以为圆形、扁圆形等各种形状,为保证较高的射流速度和射流能量,使污泥扩散更稳定,喷嘴的出口优选鸭嘴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35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钯炭催化剂金属钯回收装置
- 下一篇:导电轮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