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提灌站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4103.7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4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蒋辉霞;李光辉;谢崇平;曾文明;刘波;阮红丽;廖功磊;周小波;谢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A01G25/16 | 分类号: | A01G25/16;H02N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地址: | 61006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提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和提灌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提灌站。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对环保节能的宣传,太阳能已经逐步进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作为世界上最清洁的能源,太阳能有着广泛的用途。但是由于质量、价格的限制,在国内太阳能发电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在农业提灌项目中,太阳能的利用还处于探索阶段。
提灌站作为重要的农业基础设施,在农业生产生活用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提灌站在农业上有着普遍的应用。目前应用的提灌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力提灌站,该提灌站需要架设低压线路为提灌站提供动力电源,工程困难。在一些用电困难的地方,主要是采用燃油机组作为动力的提灌站,此种设施污染环境,并且使用和维护成本较高。
在偏远地区和民族地区,由于无法架设低压线路,或架设低压线路较为困难,电力供应无法实现,不能采用电力提灌站,采用燃油机组,由于使用费用昂贵,更不现实,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对于一些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为实施太阳能提灌站提供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能提灌站,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带动水泵运转,进行提水灌溉,实现了提灌站的综合发电、自动控制,解决了偏远地区用水困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提灌站,包括:
太阳能电池板(1)与逆变器(2)相连,逆变器(2)与光伏控制器(3)连接;
逆变器(2)通过动力线路(5)连接至水泵机组,水泵机组、管道(10)和蓄水池(11)依次相连;
太阳能电池板(1)将采集的太阳光能转化为直流电能,输入逆变器(2),转换为交流电能输出,通过动力线路(5)进行电能输送,为水泵机组提供动力,将水加压后,通过管道(10)输送至蓄水池(11),光伏控制器(3)与逆变器(2)通信,控制逆变器(2)的起动、停止,实现对水泵机组的控制。
优选的,所述水泵机组包括水泵(7)和电机(8),电机(8)安装在水泵(7)的上方,并将两者安装在配套罐体里,水泵(7)、电机(8)和配套罐体组成潜水泵集成装置(9)。
优选的,所述逆变器(2)和光伏控制器(3)安装在控制房(4)中。
优选的,所述控制房(4)上安装避雷器及接地设备(6)。
优选的,所述水泵(7)为潜水泵。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为单晶硅组成的电池组件。
优选的,所述动力线路(5)为四芯防水橡套铜芯电缆。
优选的,所述蓄水池(11)为大容量蓄水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优点:
该实用新型不需要考虑低压线路架设及用电困难的问题,实现了利用太阳能发电进行提水灌溉,使用方便,节约资源,构建了提灌站综合发电、自动控制系统,能很好的实现对水泵的控制,进行提水灌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提灌站,其组成包括提灌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和输电系统。
提灌系统主要包括:水泵机组、潜水泵集成装置、管道、控制房、蓄水池。太阳能发电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避雷器及接地设备、光伏控制器、逆变器。输电系统主要包括:动力线路。
其中,提灌系统中水泵机组包括水泵和电机,水泵采用潜水泵;潜水泵集成装置包括水泵机组(水泵和电机)以及一些配套罐体,水泵和电机安装在罐体内,电机安装在水泵上方,该潜水泵集成装置可实现自动引水,且防淤效果良好;控制房里安装光伏控制器和逆变器,并配套安装避雷器及接地设备,控制房具有防雨、防盗的优点,并且方便运行、管理和维护。输电系统中动力线路具体为四芯防水橡套铜芯电缆,本发明中本发明所属水泵并不限于潜水泵,同时动力线路也并不局限于四芯防水橡套铜芯电缆,任何一种线路均可。
将太阳能发电引入提灌站中,根据太阳能发电在提灌站应用的特殊性,通过修建大容量蓄水池作为储能转换装置,降低太阳能电池板的需求功率,并取消了蓄电池组,大大降低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未经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41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捕鱼笼
- 下一篇:用于矿山岩区生态修复的草坪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