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油箱及机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4829.0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9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旷华;李越斌;袁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35 | 分类号: | B60K15/03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油 机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油箱。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燃油箱的机动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市场对于机动车的需求日益增大。
机动车是指本身具有机械动力驱动装置的车辆,可以在道路上行驶、供人员乘用、用于运送物品或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车辆。
目前,工程车辆以及商用车燃油箱大都采用横截面为方形或大圆弧组合的方式;燃油箱内部具有隔板,所述隔板一般焊接在油箱体上,并带有通孔。
请参考图1至3,图1为一种典型的燃油箱的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的燃油箱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燃油箱的隔板示意图。
所述燃油箱1内部具有带通孔21的隔板2,底部具有放油装置12。所述隔板2将所述燃油箱1内部分成多个油室,隔板2的底部焊接在油箱体上,所述油室内部的燃油可以通过所述隔板2的通孔21来回流动;所述放油装置12可以放出所述油箱体内的燃油。
目前典型的燃油箱多为图1和图2所示的底部较为平整的结构,燃油中的杂质容易均匀沉淀在平整的油箱底部。
所述隔板2的结构如图3所示,当所述油箱体的液位低于所述隔板2的最低所述通孔21时,各燃油室的燃油就无法流动,所述放油装置12只能放出其所在的燃油室的燃油,其他燃油室的燃油无法排除;而杂质通常位于所述燃油室的最底层,会导致所述杂质仍然留在所述燃油箱1内。
所述燃油箱1清理周期一般都在半年以上,所述杂质在底部长时间积累沉淀后,容易在所述油箱体底部形成具有粘性的垢,只通过所述放油装置12放油的方式无法将其排除干净。
因此,如何解决清理燃油箱时无法彻底清除所述燃油箱内部的杂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油箱,该燃油箱清除杂质的方法简单彻底。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燃油箱的机动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油箱,包括放油装置和至少一个隔板,油箱体内部被所述隔板横向分成至少两个燃油室,所述隔板与所述油箱体底面之间具有连通各所述燃油室的通槽;所述底面具有最低点,所述最低点处具有所述放油装置。
优选地,所述放油装置包括放油螺栓和螺栓座,所述螺栓座固定在所述底面的放油孔处,所述螺栓座的螺孔与所述油箱体连通,所述放油螺栓与所述螺孔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放油装置还包括刮板,所述放油螺栓端部具有与所述刮板配合的卡槽;所述刮板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安装位置到所述刮板端部的长度短于所述安装位置到所述通槽端部的长度,所述刮板的上边界低于所述通槽的上边界。
优选地,所述放油装置还包括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安装在所述螺栓座上,所述旋转体下部具有容纳所述放油螺栓的腔体,上部具有与所述刮板配合的豁口,所述旋转体上还具有连通所述油箱体与所述腔体的流油孔。
优选地,所述放油装置还包括挡板,所述旋转体下部具有凸台,所述挡板安装在所述螺栓座上并位于所述凸台的上侧,所述挡板能够限制所述旋转体向上移动。
优选地,所述挡板为圆环形,所述凸台的外径大于所述挡板的内径小于所述挡板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放油装置还包括密封圈,所述放油螺栓套装所述密封圈后与所述螺栓座配合。
优选地,所述刮板的安装位置具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位于所述刮板的中部,所述刮板的下边界为曲线,所述刮板的两个板面形成刀刃状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底面为碗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机动车,包括发动机和燃油箱,所述燃油箱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燃油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油箱,包括放油装置和至少一个隔板,油箱体内部被所述隔板横向分成至少两个燃油室,所述隔板与所述油箱体底面之间具有连通各所述燃油室的通槽;所述底面具有最低点,所述最低点处具有所述放油装置。
所述油箱体具有最低点,燃油中的杂质在重力作用下,向所述底面的低处聚集,所述放油装置位于所述最低点处,能够很方便的排除所述油箱体内的杂质。
所述隔板与所述油箱体底面之间具有通槽,所述隔板虽将所述油箱体分割成几个燃油室,所述通槽有助于各所述燃油室的杂质向所述底面的最低点处聚集,同时,当所述燃油的液面低于所述隔板通孔时,各所述燃油室内的燃油还可以通过所述通槽来回流动。
进一步的方式中,所述放油装置包括放油螺栓和螺栓座,所述螺栓座固定在所述底面的放油孔处,所述螺栓座的螺孔与所述油箱体连通,所述放油螺栓与所述螺孔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48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液晶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