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机排气消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5131.0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6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房锦忠;徐柏兴;李征伟;杨念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20002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排气 消音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内的结构,尤其涉及压缩机排气消音结构。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US5899670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的消音结构,如图1所示,压缩机的前后两个缸体组合后形成消音腔42,消音腔包括体积较大的腔44和体积较小的腔45,压缩气体从排气腔排到体积较大的腔44,再经过两腔之间的节流部43进入体积较小的腔45,最后从排气口48排出。
排气消音腔的作用是减小排气脉动,体积不同的两个腔以及节流部的设置可更有效地反射和干扰排气脉动,因此能更大程度地降低脉动。但申请人发现这样的压缩机存在泄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更有效降低排气脉动的压缩机排气消音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良好的压缩机排气消音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使压缩机整体结构较紧凑的压缩机排气消音结构。
为实现所述目的的压缩机排气消音结构,设置在压缩机的排气腔与排出口之间,包括形成于缸体上的排气消音腔,其特点是,还包括形成于缸盖上的排气消音腔,设置在阀板部件上的连通孔,连通孔连接缸体上的所述排气消音腔和缸盖上的所述排气消音腔。
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消音结构,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缸体上的所述消音腔和缸盖上的所述排气消音腔有供同一螺栓连接的螺栓孔。
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消音结构,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缸体上的所述排气消音腔中,螺栓孔的壁部与其相对的排气消音腔的内壁之间形成节流部,该节流部将排气消音腔分成第一腔和第二腔;缸盖上的所述排气消音腔中,螺栓孔的壁部与其相对的排气消音腔内壁之间形成节流部,该节流部将排气消音腔分成第三腔和第四腔。
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消音结构,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的体积大致相等,所述第三腔和所述第四腔的体积大致相等。
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消音结构,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排气腔与所述第一腔通过排气通道连接,所述连通孔连接所述第二腔与所述第三腔,所述第四腔与所述排出口连接。
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消音结构,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压缩机为双向斜盘式压缩机,设有消音腔的缸盖为后缸盖。
所述的压缩机排气消音结构,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缸体上的消音腔的体积大于缸盖上的消音腔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将消音腔设在缸体和缸盖上,从排气腔到排出口之间的路线增长,气流脉动被反射的机率增大,脉动降低。
由于消音腔的设置,消音腔附近的螺栓之间的间距较大,而该螺栓用于紧固缸体以及缸盖,间距过大容易导致泄漏。本实用新型可用螺栓连接缸体上的所述消音腔和缸盖上的所述排气消音腔有供同一螺栓连接的螺栓孔,因此,消音腔处的接合面贴合紧密,不会存在泄漏。
螺栓紧固的位置设在消音腔中间位置,使得其两侧的消音腔壁部所受的冲击力相近,密封两侧的密封状况较为均衡。
排出气体经过四个腔后被排出,在此过程中被两个节流部以及连通孔三次节流,脉动进一步降低。
改变了压缩机缸体外侧突出的形状,从外部形状看缸体和缸盖均微量外突,减小了外径,压缩机更紧凑,装配更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已有压缩机的消音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用于车辆空调装置的双向斜盘式压缩机的剖视图,且为主视图。
图3是为压缩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后缸体3的R-R剖视图。
图5为图2中后缸盖15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示是用于车辆空调装置的现有的双向斜盘式压缩机的剖视图。具有一对前缸体2和后缸体3,螺栓16将前缸体2和后缸体3并紧,前缸体2和后缸体3的内部形成曲轴腔40。驱动轴1贯穿斜盘5、前推力轴承6A、后推力轴承6B,推力轴承6A、6B的斜盘相对端分别由前缸体2和后缸体3支撑。当螺栓16穿过前盖14、前缸体2、后缸体3和再穿入后盖15并拧紧时,前缸体2、后缸体3的前、后静止面将前推力轴承6A、后推力轴承6B以及推力轴承6A、6B间的斜盘5夹紧。前、后盖14、15分别设有吸气腔32和排气腔31。驱动轴1带动斜盘5作旋转运动时,斜盘5上的多个活塞17作往复运动,将制冷剂吸入气缸30,将压缩后排出气缸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51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