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电变流器机柜的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6716.4 | 申请日: | 201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4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谭永东;李迪艺;周立专;孙文艺;严长辉;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明阳龙源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3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流器 机柜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电变流器机柜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各制造厂商生产的大容量风电变流器机柜的结构是在一柜体内设有电容组件、电路板组件等。现有的这种整流柜的散热结构设计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散热结构复杂,成本高,2、散热结构设计不合理,非常不方便维修和保养,3、散热效果差,机柜内部温度过高,容易使元器件寿命减短,并造成短路,甚至爆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设计合理,方便维修和保养,散热效果好的风电变流器机柜的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风电变流器机柜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内设有隔板,隔板将整流柜柜体分为柜内层和柜外层,所述的柜内层和柜外层的底部都设有进风口,所述的柜内层和柜外层的顶部均设有排风装置。
如上所述的一种风电变流器机柜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风装置包括内吹风装置和外抽风装置。
如上所述的一种风电变流器机柜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外抽风装置为抽风机。
如上所述的一种风电变流器机柜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吹风装置包括离心风机及散热装置。
如上所述的一种风电变流器机柜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装置包括与离心风机相连的散热风道,散热风道内部安装散热器,散热器上包括多个散热片,每个散热片间隙形成出风小通道。
如上所述的一种风电变流器机柜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机的顶端还设有一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在整流柜内设有隔板,隔板将整流柜柜体分为柜内层和柜外层,所述的柜内层和柜外层的底部都设有进风口,柜内层和柜外层的顶部均设有排风装置。排风装置包括内吹风装置和外抽风装置。外抽风装置为离心风机,当离心风机工作时,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在风电变流器机柜内进行热交换,降低机柜内的温度。内吹风装置包括风道,风道的进风端设有多翼离心风机,出风管道的出风端设有散热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设计合理,方便维修和保养,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l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6是抽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风电变流器机柜的散热结构,所述风电变流器机柜1内设有隔板2,隔板2将整流柜柜体分为柜内层11和柜外层12,所述的柜内层11和柜外层12的底部都设有进风口13,所述的柜内层11和柜外层12的顶部均设有排风装置14。
所述的排风装置14包括外抽风装置141和内吹风装置142。
所述的内抽风装置141为抽风机,抽风机直接安装于柜内层11的上壁,为了防止灰尘进入整流柜,也为了保护抽风机,在抽风机的顶端还设有一防护罩1410。当抽风机工作时,气流从进风口13进入,在整流柜内进行热交换,降低整流柜内柜内层11的温度。
所述的内吹风装置142包括离心风机1421,离心风机1421的出风端设有散热装置143。所述的散热装置143包括与出风管道1421相通的散热风道1431,散热风道1431内设有散热器1432,散热器1432包括多个散热片,每个散热片间隙形成出风小通道1433。在离心风机1421工作后,气流从进风口13进入,并从出风小通道1433通过,散热片1432进行散热,在离心风机的吹风作用下,能迅速降低功率模块的温度,保护了功率模块因发热过高导致瘫痪。
本实用新型中内吹风装置142采用多个横向排列设置在柜外层12的顶部,可以根据功率模块的数量而设置内吹风装置142的数量,最终实现功率模块内吹风进行散热,机柜内部通过柜顶抽风实现整机 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明阳龙源电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明阳龙源电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67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