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承压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7074.X | 申请日: | 201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8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范文开;骆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双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00 | 分类号: | F24J2/00;F24J2/05;F24J2/24;F24J2/4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卫东 |
地址: | 51600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压式 太阳能 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热水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承压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的日益紧缺,利用新能源新技术已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太阳能热泵热水器,将太阳能集热和热泵加热相组合,太阳能作为主要加热方式,热泵加热为辅助加热,弥补在阳光不足或者阴雨天,太阳能无法达到加热效果的情况下,实现持续供应热水的功能。太阳能集热主要利用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对水进行加热,通过热水上浮冷水下沉,集热管循环集热,热水储存在太阳能水箱中;热泵是将空气的低温热能提升为高温热能,达到加热水的目的。
由于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采用非承压式运行,仅靠水位的高度差取水,出水压力弱,出水温度冷热不稳定,水箱中的水循环速度慢,容易滋生细菌,水质很难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承压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在储水箱装置增加自来水循环管道,由于自来水本身具有一定的水压,从而实现从自来水到热水的承压式快速循环流动,保证了热水水质的干净卫生,而且承压式运行出水压力较自然压力大,从而衡定了出水压力,水温稳定,不会忽冷忽热。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承压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包括储水箱装置、太阳能集热装置以及热泵装置,储水箱装置设置有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设置在储水箱装置的水箱内胆下方,第一换热器的两端从水箱内胆的左下方引出工质进口和工质出口,工质进口和工质出口通过连接管分别连接到热泵装置,第一冷水进水口和第一热水出水口设置在第一换热器下方并从水箱内胆的下方直接引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装置还设置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设置在水箱内胆上方,第二换热器的两端从水箱内胆的右上方引出第二冷水进水口和第二热水出水口,第二冷水进水口接自来水管道,自来水管道引入的具有一定水压的冷水进入第二冷水进水口,经过第二换热器换热后得到的热水从第二热水出水口流出。
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由一组真空集热管以及支架构成。
所述储水箱装置还设置有保温层和外壳,保温层设置在水箱内胆与外壳的中间位置,各真空集热管的管腔依次穿过外壳以及保温层连接到水箱内胆内。
所述储水箱装置还设置有探温口,所述探温口设置在储水箱装置的左方,延伸到水箱内胆内部,并设置在工质进口和工质出口的中间平行位置。
所述储水箱装置还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由水箱内胆内部直接引出至储水箱装置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采用承压式运行,保证了热水出水的压力衡定;
2、采用太阳能集热与热泵辅助加热相结合,利用探温口对换热工质进行温度测定,水温衡定;
3、利用自来水管道的水流,使得热水的循环速度加快,并且不进行热水存储,避免由于用水长时间存储而滋生细菌,保证了水质的干净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承压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的结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储水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承压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如图1、2和3所示,包括储水箱装置1、太阳能集热装置2以及热泵装置3。储水箱装置1和一组真空集热管201共同架设在支架202上。所述热泵装置3设置有压缩机301与蒸发器302。
如图1、2和4所示,水箱内胆111内设置有第一换热器101和第二换热器102,第一换热器101设置在水箱内胆111下方,第一换热器101的两端从储水箱装置1的左下方引出工质进口103和工质出口104,并通过两连接管303分别连接到热泵装置3,第一冷水进水口105和第一热水出水口106设置在第一换热器101下方并从水箱内胆111的下方直接引出,第二换热器102设置在水箱内胆111上方,第二换热器102的两端从水箱内胆111的右上方引出构成第二冷水进水口107和第二热水出水口108。第一换热器101和第二换热器102沿水箱内胆111长度方向成平行设置。第二换热器102的第二冷水进水口107接自来水管道,经过第二换热器102换热后得到的热水从第二热水出水口108流出。
如图3、4所示,水箱内胆111安装于外壳112内,在外壳112与水箱内胆111中间设置有保温层113,各真空集热管201的管腔穿过外壳112以及保温层113连接到水箱内胆111内,水箱内胆111通过连接管303连接到热泵装置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双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双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70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