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导丝辊的特宽幅纺织前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7586.6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3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容;金周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文容 |
主分类号: | D02H5/02 | 分类号: | D02H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导丝辊 宽幅 纺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宽幅纺织前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导丝辊的特宽幅纺织前道系统。
背景技术
纺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们在穿、住等方面都会用到布匹,穿衣时会有衣服,睡觉时会有被子,吃饭时会有桌布,住房子会用到窗帘,我们的生活当中处处都会用到布。
当前普通的布匹的宽度都不是特别大,但是现在很多地方需要用到的布都很宽,例如床单、窗帘和餐桌布等,以前通常的做法都是,将若干段很窄的布通过缝制的方法缝制在一起,以使其宽度增加,从而达到使用要求,但是这样的做法,由于增加了一道额外的缝制过程,无形当中就增大了工作量,极大的浪费了人力资源,而且缝制后的布匹其平整度也不如一片完整的布匹,美观性也降低了。
于是当前人们对特宽布的需求量非常的大,要生产特宽布,一个织轴上的头分数量就需要增加,织轴上的头分数量增加,由于普通的浆轴只有1780mm宽,由普通的浆轴来并在一起并成特宽幅织轴,就会在浆轴与并轴之前形成一个大的喇叭形开口,当喇叭形开口角度太大的时候,纱线和浆轴两端的盘片会摩擦产生短线,常规并轴机都是通过在浆轴与特宽幅织轴之间设置一导丝 棍来消除纱线与浆轴之间的摩擦,使得纱线垂直于浆轴送出,现有技术认为消除大角度的喇叭形开口的影响一定要用到导丝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有效减小喇叭形开口影响的无导丝辊的特宽幅纺织前道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浆轴的门幅增大为2700mm:
一种无导丝辊的特宽幅纺织前道系统,包括纱架单元、浆丝单元和并轴单元,所述纱架单元与浆丝单元直接连接,所述浆丝单元的末端设有浆轴,若干所述浆轴置于并轴单元的前端,并轴单元的末端设有特宽幅织轴,所述浆轴的门隔为2700mm。
优选的,所述纱架单元与浆丝单元之间设有一网状导丝筘,导丝筘为板形结构,所述导丝筘上设有多个瓷眼。
优选的,所述并轴单元包括若干浆轴、若干并架和一特宽幅织轴,所述特宽幅织轴的门幅为3600mm。
优选的,所述浆轴共设有14只,每支并架上均设有上下两层的双层结构。
优选的,所述纱架单元包括纱圈架和多个纱圈,所述纱圈架为旋转设计。
优选的,所述浆丝单元包括浸浆辊、分离辊、烘干装置、锡林、浆轴和机座,所述分离辊共设有五根,所述分离辊内通有冷水。
优选的,所述烘干装置采用宽度大于2700mm的宽幅烘箱,所述宽幅烘箱包括烘箱主体和设于烘箱主体上的箱盖,所述箱盖 包括位于中间的固定块和两侧的活动块,两活动块与固定块之间通过合页分别连接,两活动块与固定块的表面通过弹簧分别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离辊与烘干装置之间设有一分层筘,所述分层筘下方的机座上设有凹槽,所述分层筘上接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控制分层筘在凹槽内的升降。
优选的,所述锡林为门幅大于2700mm的宽幅锡林,所述锡林由10mm钢板制成,并由车床车去外层的5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省去传统的浆轴与特宽幅织轴之间的导丝辊,同时通过将浆轴的门幅增大到2700mm,从而有效的减小浆轴与特宽幅织轴之间纱线形成的大喇叭形的开口,减少了纱线与浆轴端部之间的摩擦,同时也可以减小浆轴与特宽幅织轴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消除静电和张力偏差,可以更好的防止断线的发生,浆轴门幅加宽到2700mm可以同时多加工2700/1780=1.67倍的原料,如常规机器上需要用24并的产品用本实用新型只需要14并就可以完成,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更好的保证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纱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浆丝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并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纱架单元,101、纱圈架,102、纱圈,201、分离辊,202、烘干装置,203、锡林,204、浆轴,205、烘箱主体,206、固定块,207活动块,208、弹簧,209、分层筘,210、凹槽,211、升降装置,301、并架,302、特宽幅织轴,4、导丝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文容,未经吴文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75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织横机的针床基座
- 下一篇:滚筒炒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