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9238.2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3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彭玮;郑小玉;宋慧;蒲晓峰;张娅琴;刘跃;马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9/04 | 分类号: | E02B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何强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水发电系统领域,尤其是一种流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引水发电系统中,一般的流道结构包括上游流道、闸门孔口处流道、下游流道、闸室,闸门孔口处流道设置在闸室内,闸门孔口上方设有条形门楣,所述上游流道、下游流道的体型为上部拱形、下部矩形的城门洞型,通常闸门孔口处流道的体型为适应闸门形状而设计成矩形,当上游流道、下游流道体型为城门洞型时,需要将靠近闸门孔口处的一段上游流道设计为渐变段使城门洞型流道渐变为矩形流道,将靠近闸门孔口处的一段下游流道设计为渐变段使矩形流道渐变为城门洞型流道,这种流道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由于闸门孔口处断面相对上游流道、下游流道断面,其面积突然扩大,不仅存在闸门孔口的水头损失,还存在上游流道、下游流道渐变段的水头损失,使得发电效益降低,其次,由于上游流道、下游流道渐变段的方形顶在开挖期容易塌陷,且闸室上下游的渐变段因为闸室开挖的影响围岩较破碎,需进行强支护以形成渐变段,支护难度及结构的设计难度大,成本较高;另外,当阻抗式调压室下部流道体型采用矩形时,顶部矩形阻抗隔板结构设计难度大,工程造价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水头损失的流道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流道结构,包括上游流道、闸门孔口处流道、下游流道、闸室,闸门孔口处流道设置在闸室内,在闸门孔口上方设置有门楣,所述上游流道、下游流道的体型为上部拱形、下部矩形的城门洞型,所述闸门孔口处流道的体型为城门洞型。
进一步的是,所述门楣的形状为拱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闸门孔口处流道的体型也设置为城门洞型,因此不需要在靠近闸门孔口处的上游流道、下游流道设置渐变段,消除了上游流道、下游流道渐变段的水头损失,提高了发电效益,另外,城门洞型流道的顶拱受力条件较好,施工期开挖时不容易塌陷,降低了顶拱支护、结构设计的难度,节省了工程投资,而且当阻抗式调压室下部流道体型采用城门洞型时,顶部拱形阻抗隔板结构受力条件较好,结构设计难度降低。将门楣的形状设计为拱形,能够减少水头损失,提高发电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流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流道结构的A-A剖视图;
图中标记说明:上游流道1、闸门孔口处流道2、下游流道3、闸室4、门楣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该流道结构,包括上游流道1、闸门孔口处流道2、下游流道3、闸室4,闸门孔口处流道2设置在闸室4内,闸门孔口上方设置有门楣5,所述上游流道1、下游流道3的体型为上部拱形、下部矩形的城门洞型,所述闸门孔口处流道2的体型为城门洞型。通过将闸门孔口处流道2的体型也设置为城门洞型,可以不需要在靠近闸门孔口处的上游流道1、下游流道2设置渐变段,消除了上游流道1、下游流道2渐变段的水头损失,提高了发电效益,另外,城门洞型流道的顶拱受力条件较好,施工期开挖时不容易塌陷,降低了顶拱支护、结构设计的难度,节省了工程投资,而且当阻抗式调压室下部流道体型采用城门洞型时,顶部拱形阻抗隔板结构受力条件较好,结构设计难度降低。所述门楣5的形状一般为条形,为了减少水头损失,提高发电效益,通常将门楣5的形状设计为拱形,与流道的拱形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92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