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体停车设备地震侦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9548.4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2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冠立体停车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18 | 分类号: | G01V1/18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停车 设备 地震 侦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震侦测器,特别是一种立体停车设备地震侦测器。
背景技术
目前, 立体停车设备占地面积小、停车容量大、耗电少,被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但是,当发生地震时,立体停车设备不能及时侦测到,并且还在继续运作,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的立体停车设备地震侦测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立体停车设备地震侦测器,包括空心圆柱体的壳体,壳体上设有壳体盖,壳体盖中插有牵引导管,牵引导管中贯穿有吊锤牵引线,牵引导管露出壳体盖的一端连接有吊丝锁定片,吊锤牵引线的顶端固定在吊丝锁定片中,吊锤牵引线的底端置于壳体中并连接有第一吊锤连接件,第一吊锤连接件下方连接有吊锤,壳体的下方设有空心圆柱体的接近开关固定座,接近开关固定座上设有盖板,盖板套在壳体的下部,盖板上设有对称设置的水平调节仪和水平调节座,吊锤穿出壳体置于接近开关固定座中,吊锤的底部中插有第二吊锤连接件,第二吊锤连接件的底部连接有摆动拉力弹簧,接近开关固定座的下表面中插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上方与摆动拉力弹簧连接,接近开关固定座的侧壁中插有八个均匀分布的光电开关,光电开关置于接近开关固定座中的一端靠近吊锤的下部,接近开关固定座的内壁上设有限位圈,限位圈置于光电开关的下方且也靠近吊锤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装置装在立体停车设备中,发生地震时,摆锤晃动时会触碰到光电开关,光电开关会发信号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控制立体停车设备的一切运行,立体停车设备可以及时被关闭,保证地震时候的车库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壳体、2-壳体盖、3-牵引导管、4-吊锤牵引线、5-吊丝锁定片、6-第一吊锤连接件、7-吊锤、8-接近开关固定座、9-盖板、10-水平调节仪、11-水平调节座、12-第二吊锤连接件、13-摆动拉力弹簧、14-固定座、15-光电开关、16-限位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立体停车设备地震侦测器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空心圆柱体的壳体1,壳体1上设有壳体盖2,壳体盖2中插有牵引导管3,牵引导管3中贯穿有吊锤牵引线4,牵引导管3露出壳体盖2的一端连接有吊丝锁定片5,吊锤牵引线4的顶端固定在吊丝锁定片5中,吊锤牵引线4的底端置于壳体1中并连接有第一吊锤连接件6,第一吊锤连接件6下方连接有吊锤7,壳体1的下方设有空心圆柱体的接近开关固定座8,接近开关固定座8上设有盖板9,盖板9套在壳体1的下部,盖板9上设有对称设置的水平调节仪10和水平调节座11,吊锤7穿出壳体1置于接近开关固定座8中,吊锤7的底部中插有第二吊锤连接件12,第二吊锤连接件12的底部连接有摆动拉力弹簧13,接近开关固定座8的下表面中插有固定座14,固定座14的上方与摆动拉力弹簧13连接,接近开关固定座8的侧壁中插有八个均匀分布的光电开关15,光电开关15置于接近开关固定座8中的一端靠近吊锤7的下部,接近开关固定座8的内壁上设有限位圈16,限位圈16置于光电开关15的下方且也靠近吊锤7的下部。
地震发生时,地面震动,摆动拉力弹簧随着摆动,第二吊锤连接件也随着摆动,若震动较大,吊锤将被第二吊锤连接件带着一起摆动,因为均匀分布有八个光电开关,即八个方向都有,所以光电开关会检测到吊锤的轻微动作,若光电开关检测到吊锤摆动,即吊锤触碰到光电开关,则光电开关立即发信号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将关闭立体停车设备的一切运作,保证地震时候的车库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冠立体停车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冠立体停车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95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