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导电糊罐的除颤仪电极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59964.4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4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田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艳华 |
主分类号: | A61N1/39 | 分类号: | A61N1/39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毕志铭 |
地址: | 157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导电 颤仪电 极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颤仪电极板,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导电糊罐的除颤仪电极板。
背景技术
目前,心脏性猝死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处理也较为棘手,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室颤和室速)是导致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而心脏骤停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因此有效治疗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尤为重要。目前,除了积极原发病治疗外,终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时间是治疗的关键,每延迟除颤1分钟,复苏成功率下降7%~10%,现有的除颤仪电极板与导电糊分开存放,除颤时寻找及涂抹导电糊的过程会直接影响除颤时间,导致病人失去最佳抢救时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除颤仪电极板与导电糊分开存放影响除颤时间,导致病人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带有导电糊罐的除颤仪电极板。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导电糊罐的除颤仪电极板包括手柄和电极板主体,所述电极板还包括导电糊罐、出糊管和上挡板,所述手柄由把手和竖柄构成,导电糊罐固定在竖柄上,把手与电极板主体上下平行设置,把手与竖柄的上端固接,竖柄的下端固装在电极板主体上,电极板主体上开有出糊孔,出糊管的一端插装在导电糊罐内,出糊管的另一端与出糊孔连通,所述的导电糊罐为气压式储液罐,导电糊罐的上部设置有压钮,竖柄上端设置有上挡板,上档板上加工有压钮孔,所述压钮位于压钮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除颤仪电极板上设置有导电糊罐,在使用时直接通过按压导电糊罐上的压钮,使导电糊从电极板主体的出糊孔处流出,然后将电极板主体上的导电糊涂均匀即可,与现有的除颤仪电极板相比,缩减了除颤操作前准备工作;本实用新型不仅操作简便安全,更重要的是节省了操作时间,大大的提高了除颤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除颤仪电极板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带有导电糊罐的除颤仪电极板包括手柄和电极板主体1,所述电极板还包括导电糊罐2、出糊管8和上挡板7,所述手柄由把手3和竖柄4构成,导电糊罐2固定在竖柄4上,把手3与电极板主体1上下平行设置,把手3与竖柄4的上端固接,竖柄4的下端固装在电极板主体1上,电极板主体1上开有出糊孔9,出糊管8的一端插装在导电糊罐2内,出糊管8的另一端与出糊孔9连通,所述的导电糊罐2为气压式储液罐,导电糊罐2的上部设置有压钮5,竖柄4上端设置有上挡板7,上档板7上加工有压钮孔6,所述压钮5位于压钮孔6内。
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直接通过按压导电糊罐上的压钮,使导电糊经出糊管由出糊孔流出,然后将电极板上的导电糊涂均匀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艳华,未经田艳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599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端口混合基FFT
- 下一篇:用于对媒体内容区分优先级的用户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