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联合收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0160.6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0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高风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风云 |
主分类号: | A01D41/06 | 分类号: | A01D41/06;A01D61/00;A01D69/06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张彩琴 |
地址: | 0343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 收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合收获机,具体是一种联合收获机。
背景技术
联合收获机主要用于农作物收获。现有联合收获机通常包括拨禾轮、分禾器、切割器、割台、输送槽、脱粒滚筒、机架、喂入搅龙、复脱器等部分。实践表明,由于自身结构限制,现有联合收获机普遍存在如下缺点:一、现有联合收获机的喂入搅龙的链轮齿数为32个,转速较慢,在用于收获胡麻作物时,作物茎丝容易缠绕喂入搅龙,导致使用者被迫停下清理喂入搅龙,影响收获效率。二、现有联合收获机的动力传动主轮直径大于脱粒滚筒的脱粒轮直径,脱粒滚筒转速较快,使得籽粒之间摩擦激烈,容易导致谷粒剥皮,影响脱粒效果。三、现有联合收获机的复脱器的复脱轮转速较慢,作物茎秆、杂质等容易在复脱器内拥堵,影响收获效率。基于此,有必要对现有联合收获机进行结构改进,以解决其收获效率低、以及脱离效果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联合收获机收获效率低、以及脱离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联合收获机。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联合收获机,包括拨禾轮、分禾器、切割器、割台、输送槽、脱粒滚筒、以及机架;割台中部设有与脱粒滚筒紧靠的喂入搅龙,喂入搅龙上连接有链轮;脱粒滚筒上连接有脱粒轮;机架上安装有通过皮带与脱粒轮连接的动力传动主轮;机架后部安装有通过输送槽与脱粒滚筒连通的复脱器;复脱器上连接有复脱轮;链轮的齿数为21个;动力传动主轮的直径小于脱粒轮的直径;复脱轮为带式复脱轮。
工作时,拨禾轮、分禾器、切割器分别负责作物的拨禾、分禾、切割流程。切割后的作物到达割台,并通过喂入搅龙输送至脱粒滚筒进行脱粒。脱粒后的作物进一步通过输送槽输送至复脱器进行再次脱粒,由此完成作物的收获过程。基于上述过程,与现有联合收获机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联合收获机具有如下优点:一、通过将喂入搅龙的链轮齿数设为21个,提高了喂入搅龙的转速,避免了在收获胡麻作物时作物茎丝缠绕喂入搅龙,由此提高了收获效率。二、通过将动力传动主轮直径设为小于脱粒滚筒的脱粒轮直径,降低了脱粒滚筒的转速,消除了谷粒剥皮现象,改善了脱粒效果。三、通过采用带式复脱轮,提高了复脱轮的转速,防止了作物茎秆、杂质的拥堵,提高了收获效率。由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联合收获机彻底解决了现有联合收获机收获效率低、以及脱离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效解决了现有联合收获机收获效率低、以及脱离效果差的问题,适用于各种农作物收获,尤其适用于玉米、黍、谷子等作物的收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拨禾轮,2-分禾器,3-切割器,4-割台,5-输送槽,6-脱粒滚筒,7-机架,8-链轮,9-脱粒轮,10-动力传动主轮,11-复脱器。
具体实施方式
联合收获机,包括拨禾轮1、分禾器2、切割器3、割台4、输送槽5、脱粒滚筒6、以及机架7;割台4中部设有与脱粒滚筒6紧靠的喂入搅龙,喂入搅龙上连接有链轮8;脱粒滚筒6上连接有脱粒轮9;机架7上安装有通过皮带与脱粒轮9连接的动力传动主轮10;机架7后部安装有通过输送槽5与脱粒滚筒6连通的复脱器11;复脱器11上连接有复脱轮;链轮8的齿数为21个;动力传动主轮10的直径小于脱粒轮9的直径;复脱轮为带式复脱轮;
具体实施时,带式复脱轮的直径为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风云,未经高风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01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提升折叠门用的滑道
- 下一篇:冷热一体净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