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神经外科引流用的PLC自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0396.X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4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单强;陈玉慧;王广义;宿鹏飞;袁士博;牛运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单强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建华专利事务所 23119 | 代理人: | 朱春梅 |
地址: | 16331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外科 引流 plc 自动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神经外科使用的医疗器械,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神经外科引流用的PLC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中,经常遇到脑瘤、重度颅内损伤、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这些患者在手术后往往容易因积血、积水或者积液等问题而导致颅脑内压升高,致使患者疼痛难忍,必须进行急救。通常的急救治疗护理方法就是采用脑室外引流装置进行引流减压。目前使用的普通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引流袋和引流袋悬挂架构成,首先对患者病灶的部位置入引流管,在引流管的外端连接上引流袋,将引流袋悬挂在引流袋悬挂架上,通过引流袋挂在引流袋悬挂架上的高度调节颅脑内压与引流袋内压之间的压力差及引流速度。在通常情况下,引流袋挂的高度低于颅脑病灶位置,则开始引流,越低则引流速度越快。但由于这种调整是人为控制的,没有和患者的实际颅脑内压相结合,所以不能达到最快、最恰当的减压,对后期的治疗也存有一定的影响。
近几年,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编程简单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轻纺、交通运输、环保及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但还未见有将PLC自动控制与普通神经外科用的引流装置相结合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神经外科引流用的PLC自动控制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的普通引流装置不能根据颅脑内压的高低自动控制引流速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神经外科引流用的PLC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引流袋以及由内腔管和外腔管构成的双腔引流管,内腔管与引流袋连通、外腔管腔口上有胶塞,该控制系统还包括由中央处理器、A/D转换器、D/A转换器组成的中央处理单元,以及与中央处理单元相连的压力传感器、电磁阀,其中,压力感受器与PLC的输入端连接,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外腔管的前端;电磁阀与PLC的输出端连接,电磁阀安装在引流袋的进口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力感受器感感受压力,经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后,自动调整电磁阀达到更加合理的流速,实现了对引流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彻底改变了以往交普通引流装置需要人工进行调整引流袋的高度进而调解流速的问题,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为患者后期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同时也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简图。
图中:1引流袋、2内腔管、3外腔管、4中央处理器,5A/D转换器,6D/A转换器,7压力感受器,8电磁阀、9胶塞、10液晶显示器、11中央处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神经外科引流用的PLC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引流袋1以及由内腔管2和外腔管3构成的双腔引流管,该控制系统还包括由中央处理器4、A/D转换器5、D/A转换器6组成的中央处理单元11,以及与中央处理单元11相连的压力传感器7、电磁阀8。其中,内腔管2与引流袋1连通。外腔管3腔口上有胶塞9,打开胶塞9后,可从外腔管3腔口处注入药液进行冲洗或治疗。压力传感器7安装在外腔管3的前端;压力感受器7与PLC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向PLC输入信号。电磁阀8安装在引流袋1的进口处;电磁阀8与PLC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执行PLC发出的指令。
方便实施以及考虑到实施效果,可将中央处理器4采用CPU224中央处理器;可将A/D转换器5采用EM231模拟量输入模块和SM322数字量输出模块;可将D/A转换器6采用SM321数字量输入模块和EM232模拟量输出模块。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简图,如图2所示,使用时先接通电源,启动并运行软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设置颅脑内压的正常范围值,然后启动。为便于操作,可在中央处理器上设置液晶显示器10。当压力感受器7感受的压力超过正常范围值时,此时压力感受器7会将信号传递给EM231模拟量输入模,经A/D转换器5传递给SM322数字量输出模块,从SM322数字量输出模块输出的信号再传递给CPU224中央处理器,经过CPU224中央处理器的处理,然后将信号传递给SM321数字量输入模块,经D/A转换器6传递给EM232模拟量输出模块,从EM232模拟量输出模块输出的信号最后在将信号传递给电磁阀8,通过电磁阀8控制流速,流至压力感受器7感受的压力回到正常的设定范围值后,经同样的过程信号传递途径,此时电磁阀8会关闭。整个引流过程实现了对引流的自动化控制,无需再通过人工进行操作,显示出更加合理的优势,也为患者减少了痛苦、为后期治疗提供了保障;同时也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单强,未经单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03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针固定夹
- 下一篇:一种新型药用玻璃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