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层高差异的建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1126.0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6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宏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0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层高 差异 建筑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体系,尤其是具有层高差异的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开发方兴未艾,其建筑的特点是,由于轨道交通的需要,底层层高可能达到15m甚至更大,而二层及以上各层的层高一般在5m以内,由此造成建筑物底层特别柔弱,对工程结构抗震极为不利,本发明由此而来,并可广泛应用于其它层高相差悬殊的建筑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改善结构抗震性能的具有层高差异的建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层高差异的建筑结构,底层层高大于二层及以上各层的层高,各层包括承重构件和梁墙,其特征在于,底层承重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空心筒墙,二层承重构件采用开竖缝的钢筋混凝土空心筒墙,梁墙核心区采用实心混凝土。
优选的,所述二层空心筒墙的竖缝由施工时用10mm厚模板隔开形成。
优选的,三层及以上各层承重构件采用普通实心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底层采用钢筋混凝土空心筒体,依靠“群筒”提供足够的抗侧刚度;而且空心构件不仅节约材料,更可提供比实心构件更大的回转半径、更高的抗侧刚度;
2. 二层采用群筒壁上开设竖向结构缝,既保证了足够的竖向承载力又有效削弱竖向构件抗侧刚度,从而达到调节底层、二层结构抗侧刚度、改善结构抗震性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层高差异的建筑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底层空心筒墙截面图;
图3 为二层空心筒墙截面图。
其中:1、底层空心筒墙,2、二层空心筒墙,3、三层及以上各层承重构件,4、梁墙核心区,5、后模板,H1、底层层高,H2、二层层高,H3、三层及以上各层层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工程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一种具有层高差异的建筑结构,底层层高H1达到15m甚至更高,二层及以上各层的层高H2和H3一般在5m以内,底层层高远大于二层及以上各层的层高,各层包括承重构件和梁墙,底层承重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空心筒墙1,二层承重构件采用开竖缝的钢筋混凝土空心筒墙2,梁墙核心区4采用实心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二层空心筒墙2的竖缝由施工时用10mm厚模板5隔开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三层及以上各层承重构件3采用普通实心柱。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11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