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缸盖工艺孔位置度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1157.6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3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蒋聪;顾汉芳;李东桓;黄翃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俞佳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盖 工艺 位置 度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缸盖工艺孔位置度检具。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气缸盖是发动机众多零件之中十分重要的零件。在气缸盖的加工工艺流程中,一般在进行面铣削后就要先加工出工艺孔,给后续工序用来插销定位。加工工艺孔时一般选用进气门座毛坯孔定位,在后续工序加工气门座孔时反过来再使用工艺孔定位,就可以很好地保证相互的位置,从而保证了气缸盖的气道性能。如果工艺孔位置偏差较大,不仅会影响到发动机性能,严重的还会造成报废。因此气缸盖的工艺孔位置加工精度十分重要,配备相应适用的过程检测手段十分必要。
在检测气缸盖工艺孔相对于用来定位的进气门座毛坯孔的位置度时,传统的方法是采用三坐标机检测或上平台用高度游标卡尺、杠杆百分表进行检测,上述两种检测办法的不足之处是检测不方便,耗费的时间较长,检测效率低,影响到生产线的正常运转,在生产节拍较快时不适宜用于作为过程控制常规检测手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量精度高、检测效率高的气缸盖工艺孔位置度检具及检测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缸盖工艺孔位置度检具,包括:测板、管状定位测套、定位块、工艺孔圆形定位杆、工艺孔菱形定位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进气门座毛坯孔菱形销和扫描规,测板开设有与待测气缸盖上的工艺孔和进气门座毛坯孔相应的测试通孔;定位块固定在测板的下表面;定位测套与测试通孔同轴安装在测板的上表面,且内孔的直径比对应的进气门座毛坯孔的直径大。
进一步地,工艺孔圆形定位杆、工艺孔菱形定位杆和进气门座毛坯孔菱形销均为柱状,上部为手柄,中部的直径与定位测套的内孔直径配合插入,工艺孔圆形定位杆的下端具有与对应的工艺孔相配合定位的横截面为圆形的工艺孔圆形定位头;工艺孔菱形定位杆的下端具有与对应的工艺孔相配合定位的横截面为菱形的工艺孔菱形定位头;进气门座毛坯孔菱形销的下端具有与对应的进气门座毛坯孔相配合定位的横截面为菱形的进气门座毛坯孔菱形定位头。
进一步地,扫描规包括:测头、测杆、销钉、测杆外套、手柄和百分表。其中,测杆外套为管状,手柄固定在测杆外套的顶端;测杆穿设在所测杆外套的管腔中,上端与百分表的检测杆连接,中部通过销钉横向穿过固定在测杆外套的管腔壁上;测头沿径向可横向伸缩的穿设在测杆的下端。
进一步地,测板的两侧面还安装有桥型手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测板上对应于气缸盖工艺孔和进气门座毛坯孔的位置开测试通孔,在测试通孔内装配定位测套,检测气缸盖工艺孔位置度时,既可以用工艺孔定位,目测观察对应进气门座毛坯孔的定位测套内的圆环是否有一边大一边小的现象,也可以用扫描规检测出具体的偏差数值,生产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用,方便而快捷,测量精度高,检测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缸盖工艺孔位置度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缸盖工艺孔位置度检具的测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缸盖工艺孔位置度检具的扫描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待测气缸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气缸盖工艺孔位置度检具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参见图1,该气缸盖工艺孔位置度检具及检测方法包括:测板1、定位测套2、定位块3、工艺孔圆形定位杆4、工艺孔菱形定位杆5、三个进气门座毛坯孔菱形销6和扫描规7。
其中,结合图2和图4所示,测板1开设有与待测气缸盖8上的两个工艺孔81和六个进气门座毛坯孔82相应的八个测试通孔11,为了方便测板1在检测过程中的移动,在测板1的左右侧面还安装有桥型手把12。定位块3为多个,固定在测板1的下表面,检测时,测板1通过多个定位块3支撑在待测气缸盖8上进行定位。
定位测套2为管状,底部具有安装法兰,通过该安装法兰与八个测试通孔11同轴螺栓安装到测板1的上表面,定位测套2内孔的直径比对应的进气门座毛坯孔82的直径略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11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锥齿轮外形跳动及垂直度量测的量具
- 下一篇:波纹U型管束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