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埋式常温沼气发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1355.2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0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能环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张浩宇 |
地址: | 550008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常温 沼气 发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埋式常温沼气发酵装置,属于沼气发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中型中温发酵沼气工程,技术成熟,处理效果明显,但只局限于一定规模养殖场,并且运行成本高,投资较大,管理水平要求较高,不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养殖小区,目前,现有地埋式常温发酵沼气工程,系统无保温措施,受气温的直接影响。低于维生物15度以上正常发酵的池内温度时间全年在120天左右,导致用能高峰月份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并且占地面积较大,系统结构易受地质条件制约。池内原料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进入池内原料由一个入口自流进入,缺乏适用可靠的搅拌方式,原料扩散范围十分局限,不能与维生物迅速广泛接触,形成大面积盲区,产气率极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埋式常温沼气发酵装置。能够减小占地面积,方便长期日常管护,减小发酵过程产生的热量散失和寒冷季节对池体的温度影响,提高产气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地埋式常温沼气发酵装置,构造包括发酵池,在发酵池顶上设有前处理池和沼液池,前处理池和沼液池之间通过回流管连接。
上述的地埋式常温沼气发酵装置,在前处理池底部设有分料口,分料口,分料管连接至发酵池底部。
上述的地埋式常温沼气发酵装置,在沼液池内设有深入发酵池的维修出料通道。
上述的地埋式常温沼气发酵装置,在发酵池、前处理池和沼液池四周设有保温层。
上述的地埋式常温沼气发酵装置,在沼液池内设有自动回流循环装置。
本实用新型将前处理及沼液池置于发酵池上,减小占地面积,在沼液池内制作维修出料通道,确保维修、出料的安全,方便长期日常管护。在前处理池内安装分料口和分料管,多点进料,均匀分布,增加扩散面,减小发酵盲区。在池体外侧采取保温材料覆盖保温,减小发酵过程产生的热量散失和寒冷季节对池体的温度影响。采用自动回流循环装置,稀释、调节原料浓度,创造维生物生长繁殖条件,提高原料扩散效果,并实现液体回流搅拌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地埋式常温沼气发酵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制作发酵池1,发酵池1连接贮肥池2,在发酵池1顶上制作出前处理池3和沼液池4,前处理池3和沼液池4之间通过回流管8连接。前处理池3和沼液池4制作在发酵池1上方,可以减小占地面积,降低建造成本。
在前处理池3底部制作出多个的分料口10,分料口10连接分料管5,可在前处理池3内形成多个布料点,将原料扩散分布全池,迅速广泛地与微生物接触,提高产气率。分料管5还可连接至发酵池1底部,使池底的沼液流动、搅拌。
在沼液池4内制作深入发酵池1的维修出料通道6,维修出料由此出入。
在发酵池1、前处理池3和沼液池4四周安装保温层9,减小料液温度受气温的波动影响。
在沼液池4内安装自动回流循环装置7,自动回流循环装置7与回流管8连接,自动回流循环装置7可采用水泵,将沼液通过回流管8输送进入前处理池3,在装置流量、压力的作用下,稀释、调节原料浓度,克服原料进入发酵池3因浓度造成的堵塞及阻力,增加原料在池内的扩散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能环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能环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13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