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奶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1566.6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42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世芳 |
主分类号: | A61J9/04 | 分类号: | A61J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148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奶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幼儿用品,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奶瓶。
背景技术
奶瓶,作为婴幼儿进食的主要工具,是每个婴幼儿家庭必备的日用品。然而,市场上通用的奶瓶不透气,容易造成瓶内负压,导致婴幼儿无法顺畅地吮吸。甚至,婴幼儿还可能因为此吸入空气而导致胀气、呛奶。并且,市面上的奶瓶密封性不良,容易产生奶水渗漏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奶瓶,其采用底盖和密封垫的设计,能随吮吸而自动透气,确保瓶体内外气压平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奶瓶,包括
瓶体,设有上开口、下开口、与上开口和下开口连通的腔体;
奶嘴,与瓶体连接,并用于封闭瓶体的上开口;
底盖,与瓶体连接,并用于封闭瓶体的下开口,底盖的内壁上设置有可与外部连通的透气槽,该透气槽上还设有可与腔体连通的开口;
密封垫,包括将透气槽与腔体隔离的连接部,连接部上设置有用于封闭开口的弹性贴合部;连接部固定在底盖与瓶体之间,弹性贴合部的一端固定在连接部上,弹性贴合部的横截面大于透气槽开口的横截面。
底盖与瓶体螺接,底盖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透气槽与内螺纹连通;该连接部延伸至内螺纹处,将内螺纹与腔体隔离。
底盖呈圆台状,沿其轴线圆周阵列有4个透气槽。
弹性贴合部的厚度小于连接部的厚度。
从弹性贴合部的一端至连接部,弹性贴合部的厚度呈逐渐增大趋势。
奶嘴包括设有吸孔的奶嘴本体、设置在奶嘴本体下端并朝外延伸的环垫。
新型奶瓶还包括与瓶体螺接的固定盖,环垫固定在固定盖与瓶体之间。
新型奶瓶包括用于遮罩在奶嘴上的防尘罩,该防尘罩卡扣在固定盖。
该防尘罩的中部还设置有朝内延伸的凸缘。
本实用新型所阐述的新型奶瓶,其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底盖和密封垫的设计,可使奶瓶能随着吮吸而自动透气,确保瓶体内外气压平衡,从而有效避免胀气、呛奶等现象;在停止吮吸时,该密封垫可紧贴在底盖上,从而确保新型奶瓶密封性良好,无泄漏;
2、瓶体与底盖通过螺纹连接,便于拆装及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处于吮吸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奶瓶做进一步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思路。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奶瓶,包括瓶体1、奶嘴2和底盖6。
瓶体1包括瓶身14、设置在瓶身14上端的瓶颈11、设置在瓶身14下端的瓶颈12。瓶身14呈弧形状,可便于婴幼儿持握。瓶颈11呈圆柱状,其上设置有上开口;瓶颈12也呈圆柱状,其设置有下开口。瓶颈11、瓶颈12上均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外螺纹。瓶身1上还设置有与上开口和下开口连通的腔体13。
奶嘴2包括设有吸孔的奶嘴本体21、设置在奶嘴本体21下端并朝外延伸的环垫22。奶嘴2装配在瓶颈11的上端,可便于封闭瓶体1的上开口,并使腔体13的溶液经奶嘴本体21上的吸孔流出。为了实现奶嘴2与瓶体1的锁紧,本发明人还设置有固定盖3。该固定盖3呈中空的圆台状,其上还设置有贯穿的安装孔。固定盖3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与瓶颈11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安装时,先将奶嘴本体21从固定盖3的安装孔穿出,并使环垫22贴合在固定盖3的内壁上;然后将固定盖3螺旋于瓶颈11,随着固定盖3的旋紧,环垫22紧固于固定盖3与瓶体1之间,从而将奶嘴2固定在瓶体1上。由于固定盖3与瓶体1螺接,可便于奶嘴2拆装,更便于使用。
新型奶瓶还包括防尘罩4,以便于保持奶嘴2的清洁。防尘罩4呈中空的盖状,并卡扣于固定盖3上。通过防尘罩4与固定盖3的扣合,可将奶嘴2罩盖,使奶嘴2与周围环境隔离,从而确保奶嘴2的清洁卫生。防尘罩4的中部还设置有朝内延伸的凸缘41。防尘罩4卡扣于固定罩3上,凸缘41抵顶在奶嘴本体21的吸孔处,从而防止腔体13的溶液泄漏,更便于外出携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世芳,未经李世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15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