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套挤孔自动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1879.1 | 申请日: | 2011-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6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富林;韩立祥;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C23/18 | 分类号: | B21C2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115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套 自动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孔加工设备轴套挤孔自动化装置,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精度要求较高的轴套孔通常是用铰孔的方法,对于较大的孔可以用磨削加工,不过这些加工方法效率较低。轴套孔也可以用挤压的方法来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降低孔表面的粗糙度值。挤孔又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专门的挤孔工具去挤压,另一种是用钢球挤压,后一种挤压方法与本发明更接近一些。现有的用钢球挤压孔的方法有四个过程,第一步是人工将工件放在工作台的合适位置并使之固定;第二步是人工将与孔的大小相适应的钢球放在工件待挤的孔的上口;第三步是人工操纵推杆下移,推动钢球对孔实施挤压;第四步是人工将工件从工作台上取下放在容器中。现有的轴套内孔的挤压加工通常是用这种方法。这种挤孔的方法工作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钢球挤孔工作效率低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率的轴套挤孔自动化装置,使挤孔过程实现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其特征是包括机架、固定工作台、旋转工作台、回转工作台定位机构、转动工作台推动杆、钢球循环轨道、挤压油缸、振动式自动喂料机、钢球推动座、固定工作台转轴、主推杆;其中固定工作台和振动式自动喂料机固定在机架上,旋转工作台装在固定工作台内,并可绕固定工作台转轴转动;回转工作台定位机构、转动工作台推动杆空套在固定工作台转轴上;钢球循环轨道的下端与固定工作台转轴中间的孔连接,钢球循环轨道的上端与固定工作台上部的孔相连接;钢球推动座装在固定工作台转轴中间的孔内。
回转工作台呈圆盘状,轴线水平放置。四个工位间隔90°匀布,分别为进料工位、挤压工位、空工位和卸料工件位。在进料工位时,工件孔的轴线为水平位置,振动式自动喂料机里的待加工工件在自重的作用下可直接进入进料工位;在挤压工位,工件孔的轴线为铅垂位置,工件完成受挤压加工;空工位工件孔的轴线为水平位置,此工位只是工作台结构需要,没有实际作用;卸料工位时,工件孔的轴线为铅垂位置,工件在此工位离开工作台。
固定工作台固定在机架上,其一侧装有工件进入通道,前部装有钢球循环轨道。本实施例中挤压的动力是靠装在机架上的挤压油缸实现的,旋转工作台的转动是靠装在机架上的工作台转动油缸实现的。
本发明的优点: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得到保证,而且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工作台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工作台的横向剖视图。
图中1是机架,2是固定工作台,3是回转工作台,4是回转工作台定位机构,5是 转动工作台推动杆,6是钢球循环轨道,7是工作台转动油缸,8是挤压油缸,9是工件进入通道,10是振动式自动喂料机,11是衬套,12是弹簧,13是钢球推动座,14是固定工作台转轴,15是工件,16是钢球,17是主推杆。18是装料工位,19是加工工位,20是空工位,21是卸料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对照附图,其结构是固定工作台2和振动式自动喂料机10固定在机架1上,这两个机构通过工件进入通道9相连接;旋转工作台3装在固定工作台2内,并可绕固定工作台转轴14转动;回转工作台定位机构4、转动工作台推动杆5空套在固定工作台转轴14上;钢球循环轨道6的下端与固定工作台转轴14中间的孔连接,上端与固工作台2上部的孔相连接;钢球推动座13装在固定工作台转轴14中间的孔内,并在弹簧12的作用下推着钢球;衬套11装在回转工作台3的工件孔内,工件15在衬套11内,即将挤压的钢球16在工件15的上口部,主推杆17的上端与挤压油缸8的活塞杆连接,其轴线与工件15待挤压内孔的轴线重合。在轴套的外径不同时可更换衬套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18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