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管混凝土柱管内混凝土泵送顶升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3666.2 | 申请日: | 2011-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4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牛;刘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E04G2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21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混凝土 柱管内 混凝土泵 送顶升 施工 装置 | ||
1.一种钢管混凝土柱管内混凝土泵送顶升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插装管(2)、混凝土泵管(5)和与混凝土泵管(5)相接的混凝土泵送装置,所述插装管(2)与混凝土泵管(5)之间通过连接管进行连接;所述插装管(2)由上至下插装入用于浇注成型钢管混凝土柱柱肢的柱管(1)内,柱管(1)的底部侧壁上开有供插装管(2)插装的插装口(9),且插装管(2)与柱管(1)之间密封连接;所述插装管(2)、所述连接管和混凝土泵管(5)的直径均相同,且2d<D,其中D为柱管(1)的直径,d为混凝土泵管(5)的直径;所述插装管(2)插入柱管(1)内的长度为200mm±20mm,插装管(2)为直管且插装管(2)的中心线与柱管(1)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45°±5°;所述插装管(2)、所述连接管和混凝土泵管(5)连接组成混凝土泵送管道,且所述混凝土泵送管道上安装有止回阀(6);所述柱管(1)顶部所布设封堵盖板(8)上开有排气孔,且所述排气孔上设置有溢流管(7)。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管内混凝土泵送顶升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管(2)为钢管或高压软管。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管内混凝土泵送顶升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7)呈竖直向布设且其高度为1m±0.1m。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管内混凝土泵送顶升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6)为呈竖直向布设的止回板。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管内混凝土泵送顶升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板通过管道连接法兰安装在所述混凝土泵送管道上。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管内混凝土泵送顶升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包括与插装管(2)相接的弯管(3)和与弯管(3)相接的浇注管(4),所述浇注管(4)与混凝土泵管(5)相接,且浇注管(4)与混凝土泵管(5)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法兰一进行紧固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管内混凝土泵送顶升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板通过所述管道连接法兰一安装在所述混凝土泵送管道上,所述管道连接法兰一包括固定安装在浇注管(4)上的法兰盘一(6-2)和固定安装在混凝土泵管(5)上的法兰盘二(6-3),所述法兰盘一(6-2)与法兰盘二(6-3)之间通过多个紧固螺栓(6-4)进行紧固连接,法兰盘一(6-2)与法兰盘二(6-3)上均对应开有供紧固螺栓(6-4)安装的多个螺栓安装孔(6-5),且法兰盘一(6-2)与法兰盘二(6-3)之间留有供所述止回板由上至下插入的插装通道;所述止回板的宽度不小于混凝土泵管(5)的直径d。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管内混凝土泵送顶升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板为止回钢板(6-1),且所述止回钢板(6-1)为由上至下插入所述插装通道后与法兰盘一(6-2)焊接固定为一体的平直钢板。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管内混凝土泵送顶升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钢板(6-1)的长度≥2d,止回钢板(6-1)为插入所述插装通道后下半部分与法兰盘一(6-2)焊接固定为一体且上半部分拆卸后进行回收利用的矩形钢板。
10.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管混凝土柱管内混凝土泵送顶升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3)为135°弯头,所述插装管(2)的长度为500mm±50mm且其直径为Φ125mm±10mm;所述混凝土泵送装置为混凝土泵车,所述混凝土泵车包括车体以及布设在所述车体上的混凝土存储罐、混凝土泵送机构、动力机构和电气控制系统,所述混凝土泵管(5)与所述混凝土存储罐上所开设的泵送口相接,所述混凝土泵送机构装在混凝土泵管(5)上且其由所述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混凝土泵送机构相接且其对所述混凝土泵送机构进行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36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盐酸哌替啶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层叠式冷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