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加压盘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4093.5 | 申请日: | 2011-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8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唐亮;赵炎;陆洋阳;任海洋;林刚;戴运才;张薇;邓旭;李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6 | 代理人: | 张维龙 |
地址: | 1007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加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钻井完井下套管辅助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循环加压盘。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石油钻探领域,定向井、水平井、大位移井及浅层水平井等特殊井型的实施越来越多,而在这些特殊井型的完井下套管过程中,由于钻井井段长,完井管柱刚性大以及井底沉沙较多,导致下套管磨阻增加,而钻柱自身重力难以克服下钻磨阻,导致完井套管下入难度增加甚至无法下至设计完钻井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循环加压盘,该装置实现了降低下套管磨阻,降低下套管难度,提高安全性。克服了现有完井套管下入磨阻大,难度大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循环加压盘,包括本体;本体上端加工有母扣,本体上设计有加压盘,本体下端套装有密封圈,在密封圈下端的本体上套装有隔套,本体底端连接有引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本体上设计加压盘的方式,因而在套管无法下入时,可以通过下放本实用新型,将加压盘作用在套管接箍上,通过顶驱加压,实现套管的继续下入,降低下套管难度;由于采用了在本体下端套装密封圈的方式,因而保证循环时本实用新型与套管之间的密封,使钻井液在密闭空间内建立循环,进而使井底的沉沙悬浮起来,随钻井液向上运移离开井底,降低下套管磨阻,保证了井眼通畅,提高套管下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一种循环加压盘,包括本体1;本体1上端加工有母扣,本体1上设计有加压盘2,本体1下端套装有密封圈3,在密封圈3下端的本体1上套装有隔套4,本体1底端连接有引鞋5。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一体加工而成,强度高,本体1上端加工有母扣,并配有保护接头,可以与顶驱相连接,实现连通。施工过程中可实现随时灌浆,在下套管过程中出现无法下入的情况时,可通过下放动作将本实用新型放入套管内,通过加压盘2接触套管接箍,向下加压,实现套管柱继续下入;在井下沉沙较多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密封圈3的密封功能,实现本实用新型与套管间的密封,进行开泵循环,将井底沉沙随钻井液运移离开井底,进而减少由于沉沙造成的摩阻,有利于套管的顺利下入。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40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星减速器
- 下一篇:轻质植生袋景观绿化隔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