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充气腹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5519.9 | 申请日: | 201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5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吉晖晖;王朝娟;秦二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14 | 分类号: | A61F13/14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充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带,尤其是涉及一种在腹部手术后促进腹部伤口愈合的医用充气腹带。
【背景技术】
目前妇科、产科、外科等涉及腹部的手术在术后,病人的腹内压突然增高很容易引发腹部的剧烈收缩或者扩张,极易造成腹部切口裂开,因此,为降低手术切口的张力,预防切口感染,促进切口愈合,减少手术后的渗出和出血,常用腹带克服影响术后恢复的腹部剧烈抖动;现有的腹带由于设计问题,腹带腰部宽度普遍过细且长短无法调节,造成使用时过紧或者过松,过紧会影响伤口恢复,过松起不到保护作用,极易造成腹部切口裂开;也有采用气囊式腹带,该腹带整体采用气囊设计,对于患者而言舒适度不够且透气性能差,充气后形成气囊中间凸起,上下两边凹陷,对患者腹部受压不够均匀,腹带两端采用固定系绳或者挂钩,不宜因患者的腹部胖瘦随意进行调节,充放气管突出于气囊外,结构复杂且不够实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充气腹带,本实用新型采用腹带中央夹层内的多柱柱形气囊一体式结构,相邻柱形气囊之间通过很小的气孔相互连通,在气囊充分注气后,气囊内部的压力均匀分布,在腹带的两侧设计弹性良好的弹力带,腰带上设有粘扣,可用于固定腹带,使用时可根据患者的腹部胖瘦随意进行调节,使用时不会随体位的变化而滑脱、移位,外置型通气孔设计外形美观大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充气腹带,包括腹层、气囊、腰带和连接机构,在腹层中部设有气囊,所述气囊内设有多个间隔等距的阻气带,由所述阻气带使气囊形成饼状,所述腹层的两侧分别与两根腰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两根腰带的另一端分别设有连接机构。
所述的医用充气腹带,在腹层的气囊两侧的所述腹层上分别设有弹力带。
所述的医用充气腹带,所述两根腰带的另一端分别设置的连接机构为扣子、扣眼或挂钩或粘扣。
所述的医用充气腹带,所述粘扣为连接母扣和连接公扣。
所述的医用充气腹带,所述气囊为圆形或多角形。
所述的医用充气腹带,所述圆形气囊包含椭圆形气囊。
所述的医用充气腹带,所述多角形气囊包含长方形气囊。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用充气腹带,采用腹带中央夹层内的气囊一体式结构,使用时不会随体位的变化而滑脱、移位,每一组气囊之间通过很小的气孔相互连通,在气囊充分注气后,气囊内部的压力均匀分布,在腹带的两侧设计弹性良好的弹力带,腰带上设有粘扣,可用于固定腹带,使用时可根据患者的腹部胖瘦随意进行调节,外置型通气孔设计外形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连接母扣;2、腰带;3、弹力带;4、气囊;5、阻气带;6、注气孔;7、腹层;8、连接公扣。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发明,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结合附图1所述的医用充气腹带,包括腹层7、气囊4、腰带2和连接机构,在腹层7中部设有气囊4,所述气囊4为圆形或多角形,所述圆形气囊4包含椭圆形气囊4,所述多角形气囊4包含长方形气囊4,在腹层7的气囊4两侧的所述腹层7上分别设有弹力带3,所述气囊4内设有多个间隔等距的阻气带5,由所述阻气带5使气囊4形成饼状,所述腹层7的两侧分别与两根腰带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两根腰带2的另一端分别设有连接机构,所述两根腰带2的另一端分别设置的连接机构为扣子、扣眼或挂钩或粘扣,所述粘扣为连接母扣 1和连接公扣 8。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用充气腹带,腹层7的宽度大于腰带2的宽度,以增加对腹部的作用面积;采用气囊4设置在腹层7夹层中,使用时不会随体位的变化而滑脱、移位,在气囊4充分注气后,由于阻气带5的分割,气囊4分为多个柱形气囊,相邻柱形气囊之间通过气孔相互连通,压力均匀分布,腹带主体为纯棉布,透气性好;连接机构可以调节宽度,气囊两侧设置纵向强力弹力带3,增强了适应患者不同体形的调节灵活度;外置注气孔6,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用时,将医用充气腹带平铺于患者腰部,将粘扣粘好固定,充气气筒通过注气孔6匀速缓慢注气,注气量以患者可耐受的程度为宜,注气完成后,将注气孔端口处连接活塞盖紧即可。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为了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55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