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控电子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5583.7 | 申请日: | 201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40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戴隆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隆党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控 电子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具体为一种光控电子开关。
背景技术
一些公共场所如街道等照明一般采用人为控制电源通断的方式来控制公共场所的照明,但是采用这样的方式控制电源通断容易发生在白天无需进行照明时忘记切断电源的状况,浪费电能,也会发生夜晚需要照明时却忘记接通电源的状况,总之,采用人为方式控制公共场所的照明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控电子开关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光控电子开关,灯泡H串接在开关电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电路中整流桥的输入端接220V市电,整流桥输出端的正极连接单向可控硅VS的正极和电阻R1一端,整流桥输出端的负极连接单向可控硅VS的负极、可调电阻RP的一端、光敏二极管D的负极和稳压二极管DW的正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的集电极、电阻R2的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W的负极,三极管V的发射极连接可调电阻RP的另一端和单向可控硅VS的触发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的基极和光敏二极管D的正极。
所述的光控电子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可控硅VS的型号为MCR100-6。
所述的光控电子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压二极管DW的型号为2CW55。
所述的光控电子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极管V的型号为9014。
本实用新型的“开”和“关”是靠单向可控硅的导通和阻断来实现的,而单向可控硅的导通和阻断又是受自然光的亮度(或人为控制的亮度)的大小所控制的;该装置适合作为街道、宿舍走廊或其它公共场所照明灯,起到日熄夜亮的控制作用,以节约用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光控电子开关,灯泡H串接在开关电路中,该开关电路中整流桥的输入端接220V市电,整流桥输出端的正极连接单向可控硅VS的正极和电阻R1一端,整流桥输出端的负极连接单向可控硅VS的负极、可调电阻RP的一端、光敏二极管D的负极和稳压二极管DW的正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的集电极、电阻R2的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W的负极,三极管V的发射极连接可调电阻RP的另一端和单向可控硅VS的触发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的基极和光敏二极管D的正极。其中,单向可控硅VS的型号为MCR100-6,稳压二极管DW的型号为2CW55,三极管V的型号为9014。
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220V交流电通过灯泡H及整流全桥后,变成直流脉动电压,作为正向偏压,加在单向可控硅VS及电阻支路上;白天,亮度大于一定程度时,光敏二极管D呈现低阻状态≤1KΩ,使三极管V截止,其发射极无电流输出,单向可控硅VS因无触发电流而阻断,此时流过灯泡H的电流≤2.2mA,灯泡H不能发光,电阻R1和稳压二极管DW使三极管V偏压不超过6.8V,对三极管V起保护作用;夜晚,亮度小于一定程度时,光敏二极管D呈现高阻状态≥100KΩ,使三极管V正向导通,发射极约有0.8V的电压,使单向可控硅VS触发导通,灯泡H发光。可调电阻RP是清晨或傍晚实现开关转换的亮度选择元件。
安装与调试:安装时,将装焊好开关电路的印制板放入透明塑料盒内并固定好,将它与受控电灯H串联,并让它正对着天幕或房子采光窗前较明亮的空间,避免3米以内夜间灯光的直接照射。调试宜傍晚时进行,调节可调电阻RP阻值的大小,使受控电灯H在适当的亮度下始点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隆党,未经戴隆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55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