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磨损风帽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5824.8 | 申请日: | 201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8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英杰;刘岩;李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0 | 分类号: | F23C10/2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秀福 |
地址: | 25002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损 风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帽,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风帽。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近二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洁净煤燃烧技术。这项技术在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废弃物处理利用等领域己得到广泛的商业应用。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煤种适应性强、燃烧效率高、污染物排放低和负荷调节性能好等优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作原理是:将煤破碎成10mm以下的颗粒后送入炉膛,同时炉内存有大量床料,由炉膛下部配风,使燃料在床料中呈流态化燃烧,并在炉膛出口安装旋风分离器,将分离下来的固体颗粒通过飞灰送回装置再次送入炉膛燃烧。其运行特点是燃料随床料在炉内多次循环,有足够的时间烧尽,使飞灰含硫量下降,燃烧效率提高。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心脏部件是炉膛,风帽安装在炉膛的风管上,它起到均匀布风、改变气流方向、提高气流速度的作用,因此,风帽是炉膛内部的重要部件,也是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的主要易损件,每台锅炉上都装有成百上千个风帽,风帽的状况直接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流化工况和燃烧的稳定性,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运行的保证,风帽的使用寿命直接影响着锅炉的使用效果和电厂的生产效益。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现有风帽大多由一个中空的柱形风帽筒和位于风帽筒上端的伞形或锥形风帽头构成,其柱形风帽筒和风帽头的材质相同;在风帽筒体上分布有十几个或几十个水平设置的风眼,压缩风从风帽筒体下部进入,从风眼向外喷射吹出,为在料床中的燃料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由于风帽始终处在炉膛内的高温、高磨损环境下,其顶部更受到上面下滑的炉渣的摩擦作用,因而风帽顶部容易磨损,导致风帽整体损坏。为保证风帽的完好,实际生产中需定期对破损的风帽进行更换,但在更换风帽时,常常会发现风帽已与风管锈在一起,徒手拆卸起来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易磨损、易拆卸的防磨损风帽。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磨损风帽,包括风帽筒、位于风帽筒上部的风帽头,风帽头上分布有风眼,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帽头的顶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充填耐火材料。
为了方便使用者选择,本实用新型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椭圆形、边数大于或等于3的多边形。
作为上述结构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六边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凹槽的底面可以为平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凹槽的底面也可以为凸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凹槽的底面还可以为凹面。
本实用新型的防磨损风帽,在风帽头的顶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充填耐火材料,使处于高温、高灰浓度的风帽降低烧损,延长了使用寿命,并容易拆卸,还节省了风帽本体的重量,降低了成本,其有益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磨损风帽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磨损风帽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风帽头,2-凹槽,3-耐火材料,4-风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磨损风帽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包括风帽筒、位于风帽筒上部的风帽头1,风帽头1上分布有风眼4,风帽头1的顶部设置有凹槽2,凹槽2内充填耐火材料3。凹槽2的横截面可以为椭圆形、边数大于或等于3的多边形,本实施例凹槽2的横截面选择为六边形。凹槽2的底面可以为平面、凸面或凹面,本实施例凹槽2的底面选择为凸面。
以上所列举的实施方式仅供理解本实用新型之用,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的限制,有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所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作出多种变化或变形,所有等同的变化或变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58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