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空传电雾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6527.5 | 申请日: | 201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6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何鲁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亚都室内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7/04 | 分类号: | B05B17/04;B05B12/00;F24F6/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穆魁良 |
地址: | 102204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空传电 雾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加湿设备,特别是一种隔空传电雾化器。
背景技术
雾化设备在中国已是家喻户晓的小型家电,尤其是在中国北方,冬季室内均使用暖气,而造成屋内空气干燥,人们纷纷使用加湿器,来增加屋内湿度;另外还有家庭使用醋熏设备除去空气中的细菌;使用香薰设备美化空气环境等。而现有的雾化设备,多是通过导线与电源相连接;也有如中国专利号200520011450.7的喷雾式迷你加湿器,通过LC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来隔空传递电能,使雾化设备移动更为方便。该喷雾式迷你加湿器包括水杯、电子换能片、电子线路板和包含吸水棒的吸水部件,其还包含一水杯底座盒,盒内装有前述的电子线路板;线路板包括一无线供电专用电子发射芯片和与其连接的LC振荡发射电路;一雾化装置,包括一感应线圈盒,盒中装有一感应线圈;吸水管装在感应线圈盒顶面和杯盖下表面间;在吸水管的上端和杯盖下表面间还装有一与感应线圈电连接的电子换能片;一导线筒,筒内的导线下端与感应线圈连接,上端与电子换能片连接;该电子换能片和感应线圈串联构成一谐振接收电路;一杯盖,在杯盖上与吸水管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一个喷雾口。
然而无论有线雾化设备还是无线雾化设备,都存在当雾化用液过少时,不能自动停机而使雾化杯烧干的缺陷。干烧的雾化杯,不仅构成了安全隐患,而且因干烧会减少其使用寿命,同时也浪费了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雾化器,该雾化器既可以隔空传递电能使设备移动方便,又能在液位过低时实现自动停机,以使其既节约电能、保障使用者安全,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要提供的隔空传电雾化器,该雾化器有一雾化器本体和一与雾化器本体相邻设置的底座,该雾化器的控制电路由设置在底座内部的电子线路板和发射线圈以及设置在雾化器本体下端的接收电路组成,雾化器本体包括一盛液容器和一与盛液容器相组合的雾化装置,雾化装置上部设有雾化元件,雾化装置下部设置有所述的接收电路,雾化装置上下部之间设置有将雾化装置上部雾化元件与下部接收电路相连的连接部,而该雾化装置下部还设置有一控制雾化液量的浮子装置,该浮子装置含有一干簧管开关和一浮子,该浮子滑动套设在干簧管开关上,该干簧管开关与接收电路相连通。
由以上技术方案所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其优点在于,当盛液容器内部的雾化用液低于某一限值时,能够通过浮子的浮沉状态,使干簧管开关断开,从而自动断开电路使雾化器停止工作,而达到节约电能、保障使用者安全、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图1所示雾化器本体的内部局部立体视图。
图4:图1所示雾化器本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5:图1所示雾化器本体中导线筒位置的剖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雾化装置固定盘的立体图。
图7:本实用新型雾化装置固定盘的局部剖视图。
图8:图1的A-A剖视图。
图9: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控制图。
图10:本实用新型底座与盛液容器的又一实施例。
图11:本实用新型底座与盛液容器的再一实施例。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 盛液容器 11 接合部
12 上敞口
2 雾化装置 21 雾化元件
22 连接部 221 吸水部件
222 导线筒 23 固定盘
231 接收电路 24 接合部
241 出雾孔 4 底座
41 电子线路板 42 发射线圈
44 背光板 45 磁悬浮笔装置
451 笔芯 452 磁环
453 笔套 454 大磁铁
455 小磁铁
5 浮子装置 51 干簧管开关
52 浮子 53 浮子压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亚都室内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亚都室内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65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