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动力阻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67654.7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0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涂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兆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10 | 分类号: | E01F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阻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车器,特别涉及一种无动力阻车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诸如货运站,单行道等车流量大的场所和道路,管理者就会采取设出口区和进口区来分流,而对这样的道口大多会采用匝杆、伸缩门等控制管理方式,此种管理方式对于分流及对来往车辆的进出限制虽然起到一定的控制及限制作用,但是却存在如下缺陷:1、由于设施的响应时间较慢,需要专人值班或自动化感应来实施,这样造成人员浪费和通行速度缓慢;2、匝杆、伸缩门等此类的阻车器的结构复杂,一旦出现故障,维护成本高;3、需要有电源供给,使用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无需专人控制,无需电源供给,成本低且结构简单的无动力阻车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无动力阻车器,包括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根采用偏心设置且具有自平衡功能的道刺,所述的框架内设有轴承座,框架的顶面为行车支撑板,所述的行车支撑板上设有若干根方管,各方管相互平行设置,且相邻的两方管之间形成一道刺容置区,所述的道刺通过轴承可绕着轴承座作自平衡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道刺,其外侧面涂有绿色通行标志,内侧面涂有红色停止标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改进,所述的道刺,其中每三根道刺共同通过一根轴承绕着轴承座作自平衡转动。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无动力阻车器,采用道刺偏心自平衡的原理,当车辆正向通行时,未被车轮按压的道刺不动,被车轮压下道刺,通过轴承绕轴承座转动,待车辆车轮碾过后,道刺自动回复到平衡位置;当车辆不按要求逆向通行时,由于道刺有限位设置,车轮无法压下道刺而受阻于阻车器前,这样就达到无人看守而车辆仍能单向有序通行,且无需电源供给,成本低、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行车支撑板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参见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无动力阻车器,包括框架1,若干根采用偏心设置且具有自平衡功能的道刺2,所述的框架1内设有轴承座3,框架1的顶面为行车支撑板4,所述的行车支撑板4上设有若干根方管5,各方管相互平行设置,且相邻的两方管之间形成一道刺容置区6,所述的道刺2通过轴承7可绕着轴承座3作自平衡转动。
较佳地,在道刺2外侧面涂有绿色通行标志,内侧面涂有红色停止标志。
较佳地,每三根道刺共同通过一根轴承饶着轴承座作自平衡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无动力阻车器,采用道刺偏心自平衡的原理,当车辆正向通行时,未被车轮按压的道刺不动,被车轮压下道刺,通过轴承饶轴承座转动,待车辆车轮辇过后,道刺自动回复到平衡位置;当车辆不按要求逆向通行时,由于道刺有限位设置,车轮无法压下道刺而受阻于阻车器前,这样就达到无人看守而车辆仍能单向有序通行,且无需电源供给,成本低、结构简单。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兆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兆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676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仔猪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液态奶及其制备方法